公營檢測僧多粥少 資源安排須分主次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香港新冠肺炎第四波疫情未見止息之勢,源頭不明個案、跳舞群組個案和需強制檢測群體都在增加,再加上不少市民利用即將到來的聖誕假回鄉探親,導致本港日前檢測需求大增。政府雖已採取更多檢測措施,比如在郵局派發樣本收集包以及向私家醫生派發樣本瓶,但從結果上看皆是僧多粥少。

目前香港雖有不少公營檢測渠道,但往往都供不應求。九間社區檢測中心未來數日預約皆已約滿,油麻地中心甚至要去到本月14日及後才有空位。至於醫管局普通科門診和郵局派發的樣本包,多數亦要市民大早起行排隊看運氣。連最新的私家醫生獲派樣本瓶計劃,不少受訪醫生亦稱只拿到申請數目的一半。

更加重要的是,檢測資源不足會導致疫情傳播追蹤受阻,比如近日便有幾宗確診個案發病日期在11月13至20日,卻到半個月後才得以確診。如果檢測對於市民來說方便可得,那麼初現病徵的人或許更有動力接受檢測,進而可以提早確診、獲得治療和切斷社區傳播鏈。

11月28日,新翠郵政局有40個樣本包於早上9時半開始派發。(黃金棋攝)

雖說政府長遠目標應是增加公營檢測力,但當務之急還是將目前供應檢測用於刀刃上,讓防疫效率最大化。目前所有檢測需求者都在同一條隊伍輪候檢測,當中既有需要強制檢測的與確診者密切接觸人士及前線高危工作者,亦有緊急程度較低、打算領取出遊許可證明的一般市民。若在平時,政府自然應照顧到不同需求的市民,但是值此疫情嚴重之時,公營檢測資源異常緊張時,當局應該考慮訂立不同渠道檢測順序,盡可能優先滿足最緊急、最符合公共防疫利益的檢測需求。

考慮到不同檢測渠道、方式的特性,政府應與專家商議如何在不同需求的人群中發揮其最大效用。比如目前社區檢測中心由醫護採樣進行鼻咽、咽喉拭子檢測,相對來說樣本採集較為準確,是否應將這類資源主要優先用於與確診群組密切接觸有較高風險的強制檢測人群?又如對安老院舍員工的強制檢測,主要是基於預防性的排查,讓他們到社區檢測中心苦苦排隊既給院舍人手安排帶來不便,也會增加檢測中心負擔,那倒不如預留足夠樣本包派發給院舍,再在工作地點附近設統一收集站?

政府於數個地區設立社區檢測中心。(盧翊銘攝)

當然,這並不是說政府可以忽視其他求安民或打算外遊市民的需求。正如《香港01》一早指出,私營檢測價格高昂,政府理應提供合理可負擔的檢測服務,以避免疫下出行成為有錢人的特權。只是在疫情嚴重且公營服務有限時,政府必須與專家商討出各類檢測需求群組的緊急和優先次序,進而更合理、有效地安排公營檢測服務。

當公營檢測服務短缺無法單靠重組優先秩序緩解,又或是實在難以應付其他群體檢測需求時,政府則應積極加強與私營界別的合作。除了吸納私營研究團隊的資源和技術以提升公營檢測力量外,政府還要考慮直接出資購買私營檢測服務再以優惠價格轉售市民,又或是直接資助市民前往私營機構接受檢測等。

正如港大微生物學講座教授袁國勇所述,疫情馬拉松只過一半,香港還需警惕第五、第六波疫情捲土重來。此一波疫情暴露了香港檢測規劃不足導致確診滯後,政府必須加以重視、吸取經驗,一方面需訂立檢測優先次序、合理運用有限資源優先次序,另一方面也需積極加大檢測力量,甚至探討與私營機構合作的可能,從根本上避免檢測再出現市民求而不得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