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黨事件再發生 解決問題不能只靠警方與社工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近日網上再次流傳疑似童黨欺凌事件影片,片中至少3名少女向另外一名女生施襲,遇襲女生一度被人踼倒,更被要求跪在地上。事後兩少女涉襲擊被捕。類似事件已非首次發生,去年7月上水祥龍圍邨有少女疑被童黨掌摑18巴,2月有綽號「牛丸」的童黨聯同友人毆打一名少女近2分鐘,後被警方拘捕。

童黨在影片中向一名少女拳打腳踼,事件有待警方調查。但是當童黨事件不斷重複,這現象本身已值得我們從青年服務與教育上反思問題的根本所在。

青年服務資源不足

要發現及接觸邊縁青年,不時依賴外展社工的夜間工作,社署能對這些服務給予多少支援,自然影響童黨問題的嚴重程度。但社署在青少年服務上的預算開支,卻一直給人足襟見肘之感。政府在2021/22年度的財政預算案中,政府撥款27億用作「青少年服務」,但實質只佔社署每年總開支約2.63%。其中大部分青少年服務開支會撥給受資助機構使用,社署要求受資助機構在「外展社會工作」上處理14,815宗個案、物色4,633個服務對象人數,以及在「網上青年支援服務」中處理872個個案等。然而從客觀現實看來,本港有家庭問題的青少年本已難言只有一萬多人,政府在青少年服務上的資源撥款,有如隔靴搔癢。

外展社工與邊緣青年接觸,往往需要培養關係、建立互信,其所需時間之長,更讓本稀缺的人手更見不足。根據社署資料,顯示現時全港共有19隊青少年外展隊,從地區分布上看似能夠照顧全港需求,但是若以社署的「估計人手編制」推算,以每隊有1/3名社會工作主任、5名助理社會工作主任、7名社會工作助理計算,在社署預算下正向潛在童黨接觸的外展社工只有二百多人,若要寄望200多人可以瓦解童黨,或許才是真正的不切實際。

+4

解鈴還須繋鈴人

童黨問題愈見猖獗,青少年服務的資源不足,政府需要增加資源,加強接觸邊緣青年的外展社工服務,為各地區的青少年外展社會工作隊增加人手預算,以給予更多時間、空間讓社工接觸社區的邊緣青年。

不過除了社工幫助,青年最常接觸的還是家庭本身,若要處理童黨問題,家庭問題也自然是不能迴避的課題。現時香港生活成本高昂,不少家庭父母都要為生計勞碌,工作上已分身不暇,結果往往是在下班之後忽略與子女溝通,更甚是讓子女在缺乏關懷的環境成長。解鈴還須繋鈴人,能夠修補與子女關係的,就只能靠家長踏出一步,了解子女為何寧願在夜晚外遊也不願意留家。可是當一個家庭單單為錢已頭痛不已時,這些溝通的機會也被迫用來上班賺錢,家中的子女,也變得無暇照顧。

要解決童黨問題,不應只是責難童黨本身。問題不能只靠警方執法和社工輔導,更要政府思考如何從社會工作及家庭生活等多方面著手,讓社會上的每一個家庭,也能有足夠足夠時間度過其家庭生活,好好培養家庭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