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加速經濟轉型 慎防勞工錯配問題

撰文:倪文迪
出版:更新:

本周一(24日),招聘求職平台JobsDB公布2021年市場的招聘數字大幅增長,甚至越越疫情前,按年升73%。另一邊廂,政府統計處的最新失業率(去年10月至12月)下降至3.9%,是從去年初高位6.8%以來的連續11個月下降。

這些數字反映本地經濟和勞動市場已走出了最低谷,並有復甦跡象,但不同行業的復甦情況卻非常不平均。例如受疫情嚴重影響的「零售、住宿及膳食服務」的失業率一直高於其他行業,最新數字仍為5.4%,遠高於平均失業率的3.7%。更重要的是,疫情後的經濟模式變化頗大,部分從業員可能難以找到過往從事的職位,但卻並非可以輕易轉型。就此,政府應及早規劃。

疫情過後,不少人都需要轉行。當中有不少人選擇報讀新課程。(曾凱欣攝)

少接觸、科技經濟需求大

疫情令本港經濟模式起了很大變化,一些傳統面對面的行業如飲食、旅遊及酒店業等因為防疫措施而持續受困,旅遊業更因為出入境限制至今仍近全面停頓。但疫情另一方面助長了線上經濟模式,在資訊科技、金融科技等領域催生了新的勞工需求。例如周一JobsDB公布的統計中,招聘需求最高的三大工種「企業銷售及業務發展」、「銀行或金融」、及「資訊科技」分別增長了55%、36%及35%,UI/UX(用家介面)設計師和數據科學家這兩個專門工作更分別增長了86%及79%。

這些新的招聘反映了相關需求的上升,但與其他仍然失業率頗高的行業對比起來,亦代表市場上的勞工需求與供應出現錯配。資訊科技行業甚至專精如數據科學家等工種需要一定時間的專門訓練,並不是市民說轉型便馬上可以,相關需求的填補需要一定時間。況且,部分中年或以上勞工可能抗拒轉型或再培訓,因此勞動力錯配可能成為後疫情時代的典型經濟問題。

勞工處於2021年9月14至15日在灣仔修頓場館,舉行以「共創多元文化工作間」為主題的就業博覽。(盧翊銘攝)

勞工不是說轉型便可轉型

隨着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推進,在可預視的未來低技術勞動力由於會被機械取代,需求將會愈來愈低,對資訊科技的高技術勞工的需求同時必定增加。如果處理不好,社會可能出現新的「文盲」階層——「技術盲」,這將不單浪費勞動力,甚至可能令他們成為社會負擔,影響經濟發展。

其實經濟向高科技轉型已經好一段時間,而且香港又欠缺低成本的製造業,政府早就應該未雨綢繆,提防勞工市場出現技術斷層。只是過去受惠自由行等幫助,香港的低技術勞動力需求一時得以持續,政府可能因此對技術轉型掉以輕心,至今疫情爆發問題便暴露出來。

疫情影響加上科技發展趨勢,現時已出現的勞動力需求及供應錯配問題可能會更加嚴重,政府得有周詳的計劃應對。成年人尤其是中年以上的勞動力最常出現轉型困難,對於本身已有一定學歷和技術的成年人,為了鼓勵他們進修新的知識以捉緊市場需求,政府可以提供更多課程上的支援,包括提高進修基金的補助,或是在大學或大專中開設更多實用的資助課程。一些本身較低技術的人可能心理上更難接受轉型,政府應該做好宣傳讓他們明白轉型的必要並提供轉型支援,例如提供一些市場需求較大而又合乎他們技術水平的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