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觀點】炒燶紅色iPhone 只怪炒家太貪心?

撰文:香港01
出版:更新:

蘋果公司上月底推出紅色iPhone 7,香港「果農」原本以為將有大量內地買家來港掃貨,可以炒機賺一筆橫財,殊不知炒燶收場。與其說是紅色iPhone在內地市場反應不如預期,更可能的情況是內地消費市場已日趨成熟,內地用家已毋須轉折地來港買心頭好。充滿「燶味」的紅色iPhone,其實是多年來依賴內地豪客撐住的香港零售業,已經亮起紅色警告。

很多人大讚包裝盒上的iPhone字樣和蘋果都轉為紅色,但其實apple一直都如此細心,所有顏色機的盒面字也是跟色的。(鍾世傑攝)

紅色iPhone 7原意是為防治愛滋病的基金籌款,但由於今次是蘋果首次推出「中國紅」(甚至有人戲稱為「大媽紅」)的iPhone,惹來香港「果農」無限憧憬,將會有大量內地客來港掃貨炒高機價,於是大手入貨盼善價而沽,再發一筆橫財。但結果卻是反高潮,本來預期將大舉來港的內地收機客未有出現,購入了大量紅色iPhone的本地「果農」只有割價求售,每部紅色iPhone 7的市場回收價,較官方定價普遍低300元,過往最易被炒高的plus版128GB,更要倒蝕800元,令「果農」大嘆「蘋果失收」、損失慘重。

 內地果粉愛「大媽紅」 只是不來港買機

雖然有一種說法,指紅色iPhone 7在內地市場反應欠佳,才出現炒燶機的現象。但是,有內地零售商表示紅色iPhone 7銷情理想,單是首批預訂數量,已較供貨量高出4倍有多,雖然不少內地果粉向隅,但這些需求最終並沒如過往般湧到香港搜購,背後反映的,恐是香港零售業的警號。

事實上,自從2003年香港開放自由行以來,大量內地客湧港旅遊消費,一直希望打開中國消費市場門戶的跨國企業,紛紛以香港作為橋頭堡,透過在香港開設零售點,以了解內地客的消費習慣與口味,就如蘋果早年推售iPhone,便是以香港作為北望神州的據點,造就廣大香港「果農」炒機轉手予內地客的黃金歲月。

+10

蘋果北上開店 香港重要性減

只是,隨著不少國際企業對內地市場的了解漸增,便開始直接在內地鋪開銷售網絡,就如蘋果在內地的專門店已開了近40家,更與不同的零售商、電訊商等合作銷售。對內地蘋果用戶而言,香港已不再是「只此一家」的蘋果產品來源地,他們所居住的內地省市,很可能都找到蘋果專門店,毋須再多此一舉來港買機。

蘋果公司在內地的每一家分店,都能吸引成千上萬內地民眾排隊搶購。(Getty Images)

更值得留意的是,過去不少內地客來港購物,主要是擔心在內地會誤買假貨,因此在香港這個「正貨之都」放心購物。不過,隨著內地網購發展一日千里,不少國際大品牌都直接在內地開設網店,又或與一些具規模的網購平台,銷售正貨產品,去年內地網購總額已超過5萬億元人民幣,遠超香港整體零售業總銷貨額的4,366億港元。加上內地的網購配送日益便利,甚至可以早上訂貨,下午便送到辦公室或家中,令內地客來港掃貨的誘因進一步減低。

故香港「果農」炒燶紅色iPhone,未必是一個個別例子,而是內地消費市場不斷升級、香港零售業光環失色的一個結果。若香港零售業界仍眷戀昔日光輝,盼內地豪客總有一天重臨,再來香港揮金如土,只怕將如呆呆等待內地收機客的iPhone炒家一樣,失敗收場。

延伸閱讀:旅業是調整不是末日 是時候反省自由行毒癮了

因此,香港零售業必須有所警醒,明白到改變已經發生,重新思考將來的發展方向。一方面,業界應該將焦點重新投向被忽略多時的本地市場,推出更多能吸引本地消費者的產品、提供針對本地客的推廣優惠等,以迎合喜歡嘗試新產品、對價格敏感度亦較高的本地消費者口味,打好在香港市場經營基礎。

上水藥房外仍充斥拖篋及執貨的水貨客。(陳嘉敏攝)

另一方面,業界應重新審視對遊客的銷售策略,既要更大力開拓非內地客的新客路,更要思考到底有甚麼具特色的產品,才是旅客非要來香港購買不可,打破現時金舖、藥房、電器店滿街的零售市場悶局,重新擦亮價格物有所值、產品琳瑯滿目的「購物天堂」招牌。

一部iPhone,可謂見證著近年香港零售業的變化,而紅色iPhone正正是對香港零售業的「紅色警告」。內地豪客逼爆商場名店、為買心頭好一擲萬金的歲月,固然令不少零售業人士回味,但這種近乎「錢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好日子,恐怕已經一去不返,與其守株待兔,不如知變求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