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觀點】《拆彈專家》拍得差? 為何港產片總是「伏味濃」

撰文:香港01
出版:更新:

由劉德華主演的《拆彈專家》近日上映,片中連場爆破大場面,備受矚目。然而,這部電影早前卻爆出影評爭議,電影公司的facebook小編不同意網友的批評,指摘對方為「打手」,掀起罵戰。雖然《拆彈專家》說不上是無懈可擊,但觀乎不少專業影評,這套電影整體而言仍算可觀。近年不少觀眾對港產片往往有「伏味濃」的先入為主觀感,這場由影評引發的公關災難,正好再次突顯這個問題。

延伸閱讀:《拆彈專家》fb公關災難 導演邱禮濤開腔:多謝入場歡迎批評

耗資逾億攝製的港產大片《拆彈專家》,早前被網民在影評網留言狠批,指劇情「不知所謂,有頭無尾,九唔搭八」,結果被電影公司的facebook小編回應指「有打手,不過係打我哋D手!老實講一套戲唔會十全十美,但係咁樣講係咪侮辱咗製作人一番苦心」,釀成公關災難,最終由該片導演邱禮濤開腔打圓場,表明「拍戲唔畀人話得嘅,就唔好拍戲,睇得我部戲,我感謝都嚟唔切,歡迎批評」,才平息了今次風波。

網民在影評網留言狠批,指劇情「不知所謂,有頭無尾,九唔搭八」

《天機:富春山居圖》劇照

港產片水準參差 滲出濃濃伏味

但是,港產片劇情捱批已不是新鮮事,對不少觀眾來說,近年對買票入場觀看港產片往往有戒心,擔心「中伏」,漸漸更形成對港產片「伏味濃」的先入為主觀感。或因觀眾不時都以懷疑目光看待港產片的質素,該電影公司小編才覺得委屈,要在網上反擊「以正視聽」。

其實造成港產片「伏味濃」的原因,的確是近年港產片水準確予人參差之感,就如早前同樣由劉德華主演的《天機:富春山居圖》的劇本,就曾被網民批評是「連孩子的周記都不如」,至於大製作《寒戰2》的劇本也被曾任保安局局長的葉劉淑儀批評錯漏百出。

此正好反映,港產片的「出事位」,往往在於劇本的不濟。但究其根本,香港並非缺乏編劇人才,而是電影界「潛規則」一成不變,致編劇職位乏人問津、劇本質素參差。

《一念無明》導演黃進(左)、編劇陳楚珩(右)

美其名「靈活變通」 實則輕視劇本

有不少影壇中人表示,港產片崇尚靈活變通,為遷就拍攝進度,現時仍有不少電影在劇本未完成時便已開拍,故不少編劇需要「飛紙仔」,就是以邊拍邊寫的形式撰寫劇本。「飛紙仔」固然能夠增添電影拍攝的靈活性,惟與此同時,在「飛紙仔」的制度下,就算編劇能夠有神來之筆,亦難免因為「急就章」而出現邏輯不通、劇情不連貫的問題。

與香港相反,荷李活電影一般採用劇本中心制,就是在電影劇本定稿後,才開始拍攝,這解釋了為何荷李活電影的劇情就算說不上精彩,也少有出現前後犯駁、有頭沒尾的弊病。事實上,香港近年也曾出現一些以劇本為中心的作品,就像《一念無明》,導演黃進便是在編劇陳楚珩完成劇本後,才開始拍攝;至於《樹大招風》的劇本,更是在三名編劇琢磨三年多、經監製杜琪峯多番修改後,才展開拍攝。最終兩部電影大獲好評,《樹大招風》更奪得金馬獎最佳原著劇本的殊榮。

然而,劇本中心制在香港並不常見,可以說,若非《一念無明》的陳楚珩與黃進是情侶關係,萬事有商量、《樹大招風》的三位編劇受銀河映像重點栽培,實難以想像在講求「靈活」的香港電影作業環境下,編劇可以花上逾年時間撰寫劇本。

延伸閱讀:《一念無明》黃進奪新導演向編劇女友示愛:佢係我靈魂

岸西曾言,她最喜歡的劇本是《親密》,而非膾炙人口的《甜蜜蜜》。(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待遇欠佳 港產編劇買少見少

除此之外,待遇不佳,亦導致編劇人才流失。也許有人以為,近年不少港產片打開了大陸市場,票房動輒「億億聲」,電影編劇定必生活風光。但這與事實不符,香港著名編劇陳文強,早年就向內地媒體指出,香港編劇撰寫一份電影劇本,只能賺取20萬至30萬元的一筆過編劇費。編劇不但沒有合約保障,更隨時出現「寫好劇本無錢收」的情況,他們的收入也不能與票房掛勾,就算電影大收,收入也不會隨之增加。

待遇不佳,以致不少香港編劇選擇北上,又或是另謀出路。須知內地影壇重視編劇人才,在2011年曾有香港電影人透露,內地一份電影劇本的編劇費已達50至100萬元人民幣,以現時內地影視業的盛況看來,金額或許更有所提升。故此,近年不乏北上發展的香港編劇。至於部份留港發展的編劇,不少都已轉型為導演,就像是過去堅持「只編不導」的岸西,近年便執導了《親密》、《月滿軒尼詩》兩部電影。

《胭脂扣》由關錦鵬執導,改編自李碧華的同名小說。(電影截圖)

本土文化欠活力 何來本土故事?

香港電影劇本質素參差的另一主因,是本土漫畫、小說產量逐漸減少,致影視業缺乏現成的「本土故事」可拍。曾幾何時,由於報業興旺,香港產生了大量高質素的本土小說、本土漫畫,電影人可以順手拈來,將之轉化為影視作品。就像當年的金庸、亦舒、倪匡等小說家,以至黃玉郎、馬榮成等漫畫家,就為香港影人提供了用之不竭的題材、靈感,由是產生了《胭脂扣》、《笑傲江湖》等經典小說改編電影,以至如《風雲》、《古惑仔》等漫畫改編電影。然而,此情此景已不復再現。

隨着紙媒式微,香港報紙已少有提供創作園地、本土漫畫生存空間亦日漸萎縮,除了部份獲政府資助的小眾雜誌外,可賺取稿費的發表平台已所剩無幾。無可否認,現時網絡討論區頗為興盛,作者可藉此發表作品,但成功的網絡小說卻不多,至於能夠改編成電影的,就更只有《東莞的森林》、《一獄一世界》、《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開往大埔的紅VAN》等寥寥可數的作品,由於這些網絡小說本身的情節、結構也不太嚴謹,故電影出爐後,也招來不少批評。

《波士BB》續集《The Bossier Baby》的繪本已經推出,主角變成波士BB的妹妹!(網上圖片)

港產片不是死在「合拍」 而是死在潛規則

反觀內地、外國影壇,由於其文化產業興盛,小說、動漫,甚至繪本作品多產,為電影人提供了不少的影視題材。小說改編成電影,更近年是大勢所趨,有研究者便參考亞馬遜公司旗下的電影票房統計網頁Box Office Mojo的數據,指出在在2001年至2010年全球首100位最高票房的電影中電影中,便有逾30部電影屬改編自非影視作品。至於最近上畫的動畫《波士BB》,則是改編自美國得獎兒童繪本。改篇作品大行其道的原因,也許就是已出版的作品經過市場考驗,累積一定支持者,能夠提升作品的知名度。然而,香港卻缺乏多元化的流行文化作品,提供現成題材。

近年,雖然不少香港打開內地市場,製作費已非大問題,但對不少影迷而言,港產片的整體質素卻未相應提升,甚至有人覺得水準不升反跌、「伏味」濃烈。對此,不少人將問題歸咎於合拍片,為遷就內地市場口味與電檢而犧牲質素,榷而論之,合拍片或許令港產片少了「港味」,然而,香港電影輕視劇本的「潛規則」由來已久,編劇地位、劇本水準未因製作成本增加而相應提升。電影公司與其指摘看得不爽的觀眾是「打手」,不如反思現有制度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