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博評】一招單刀走天涯——記在球場上劃過的「洛賓軌跡」

撰文:撒拉夫
出版:更新:

包辦兩球,球隊獲勝,這樣完成為國家隊征戰的最後一仗,算是圓滿吧?

入球與勝利,味道當然甘甜,但這次卻帶點苦澀,因為這個告別,不是心甘情願。

一直以為,快將三十有四的洛賓(Arjen Robben),會是那種早熟早殘的球員,這是根據他早年的傷病史推斷。當基斯坦奴朗拿度加盟銀河艦隊,原本開始在隊中站穩陣腳的洛賓,被賣往拜仁慕尼黑,卻未必有很多人料到,德甲成了這位當年 25 歲荷蘭翼鋒職業生涯的新起點,綻放光芒的新舞台。

19 歲首次披上「橙軍」戰衣,十四年來前後,洛賓彷彿沒什麼「老」過,皆因當年他後生細仔,髮線早已後移得過分(這是我這個荷蘭擁躉對他「錯重點」的第一印象)。第一次看他落場,是 2004 年歐國盃對捷克的分組賽,這位頭髮稀疏程度與實際年齡相差得實在太遠的小伙子,全場奔跑,膽識過人,表現令人驚嘆。然而最難忘的一刻,卻是艾禾卡特(Dick Advocaat)在球隊領先之際,下半場初段便把他調走,結果呢,荷蘭反勝為敗,三分全失,令一眾橙迷為之氣結(連維基百科也這樣形容)。

+5

洛賓算不上踢法全面,傳送工夫不是最上乘,只靠高速疾進,不擅花巧盤扭,不是罰球專家,又不特別勤於回防。無論是喜歡與不喜歡洛賓的人,總會批評他獨食(當然,喜歡他的人,批評聲音會小一點),在荷蘭仍被所謂「全能足球」氛圍籠罩的年代,這種風格簡直是離經叛道。十多年來,他的招牌貨「洛賓軌跡」(即是挨着右路快放,向左推入中路大位,再起左腳射內彎球往遠柱),跟當年碧咸的「七旋斬」一樣,單調甚至乏味。不過咁,多少後衛與門將,仍是繼續被「洛賓軌跡」征服,儘管是一招走天涯,只要能夠奠勝,那又何妨。因此,洛賓還是依然故我,彷彿每次在場上都用眼神跟對方守衛說:「你截到我先算啦。」

沒有荷蘭球迷能忘記七年前那場世界盃決賽,這位前 PSV 翼鋒那記單刀施射;只要皮球軌跡上移一點點、速度快一點點、卡斯拿斯反應慢一點點,結局就是天壤之別。假如荷蘭那刻領先,能夠守至完場嗎?可能不會,也可能會。這一球,大概會是洛賓職業生涯最大遺憾,也會是這一代荷蘭球迷永誌不忘的一剎。

有人說,是他霸佔着國家隊的位置,令後起之秀沒有出頭的一天,令當年幾乎登上世界之巔的橙軍,後繼無人。我想說,當早已被遺忘的賴恩巴布(Ryan Babel)連續兩仗踢足全場,在前線掛帥的是上季於英超只入兩球的贊臣(Vincent Janssen),沒有了今年為國家隊七次披甲六度破門的洛賓,橙軍還會否待最後一輪才篤定出局,值得深思。

廉頗老矣,一個時代也就此終結。我們不會忘記披上橙色戰衣的洛賓,在球場上劃出的一道道美妙弧線,曾讓荷蘭擁躉帶來無限憧憬。

洛賓為荷蘭最後一戰。(視覺中國)
(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