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從台灣、新加坡看設立體育運動專員的效用

撰文:黃梓謙
出版:更新:
政府剛公布委任楊德強先生擔任特區首位體育運動專員。據知楊先生也是「運動發燒友」,但要真正帶領和推動香港體育發展,依靠的不可能是增加一名高級公務員…
黃梓謙

特首梁振英施政報告出爐,體育政策部分着墨不多,主要是將原民政事務局負責體育政策的副秘書長委派為「體育專員」,統籌及協調跨局或跨部門的體育工作。其次,他提到政府將資助及鼓勵學校及體育總會聘用退役運動員,協助學校和體育總會推廣體育和培養人才。我會分三篇文章討論特區政府的體育政策理念、體育與教育及體育與公共衛生,從而探索體育與良好管治的關係。

(黃永俊攝)

蔡英文這樣搞體育

台灣新任總統蔡英文(黃永俊攝)

體育政策直接反映執政者如何理解運動於國家或城市發展所擔當的角色。台灣大選火熱,蔡英文競選政綱就有非常詳盡的戰略發展及政策目標。她對體育政策的定調非常簡單,認為要展現競爭力,除了政治軍事、經濟產業,就是人民的體力,因為體能無法被取代,是屬於全民的資產。她將體育運動定位為重要發展戰略項目來思考,決意提升體育發展的決策層級,希望藉提升運動人口,促進全民健康。她甚至大膽提出要達到台灣人民每年減少看一次醫生的目標,希望透過降低慢性病發生率,讓台灣人生活得更健康。

新加坡這樣搞體育

另一邊廂,新加坡自1987年開始,每5年進行一次全國運動參與率調查 (National Sports Participation Survey),收集全國13歲以上人民參與體育訓練及活動的情況,以便不斷更新國家的體育方針。更令人驚訝的是,新加坡政府早於2011年提出極具前瞻性的體育政策《Vision 2030》,向國民承擔未來整整20年的體育發展方針,提出以運動讓國民生活質素提升為政策的終極目標。在《Vision 2030》的網站首頁,是便一段一群80多歲老人家每早打籃球的片段;到政府體育部的網站,會找到與商界及社福機構合作的建議及方法,同時鉅細無遺地列出運動醫學、科學、心理學、營養學、醫學等資料及發展方向。我看到的,是一個國家對體育政策的完整理念,視體育為建立青少年良好性格及加強國民健康的基礎,同時亦沒有忽略各體育總會的個別項目,堅持培訓精英運動員。

不是一位體育運動專員了得

運動體育專員楊德強(政府網站圖片)

回首看香港,梁振英在體育方面的競選承諾,是達到全民參與運動、悉心培育精英、舉辦國際盛事,即普及化、精英化、盛事化三大發展方向。這些方向完全正確,當中,我尤其支持確立精英運動員的專業身份、形象及社會地位,加強支持他們退役後升學或就業安排。我亦樂見政府堅決落實啟德體育城、發展體育運動產業,及爭取舉辦更多國際體育賽事。可惜,香港體育政策缺乏如新加坡和台灣的長遠戰略目標和完整發展藍圖,未有把體育與提升香港人力資本,及應對人口老化扯上關係,更未解決體育場地不足,難以容納更多市民長期參與運動。再者,香港體育政策多局限於在政府部門、港協暨奥委會及體育總會的框架內思考,未有大量吸納本地和海外的商界和社福慈善組織力量。

 

政府剛公布委任楊德强先生擔任特區首位體育運動專員。據知楊先生也是「運動發燒友」,但要真正帶領和推動香港體育發展,依靠的不可能是增加一名高級公務員,而是需要司局長、甚至特首層次,以宏觀戰略視野,作全面長遠規劃。只有如此,才能趕上世界體育發展潮流,讓體育精神的核心價值不僅體現在香港社會,也普及至每一個香港人。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