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來稿】世界盃英雄榜

撰文:投稿
出版:更新:

我們一般把擁有深厚底蘊的國家隊稱為傳統強隊或黑幫。要成為黑幫,當然要有很多條件,既需要有拔尖的成績,也需有穩定的發揮。
僅僅靠“黃金一代”的爆種,可以取得一時突出的成績。但如蔡楓華所言,剎那的光輝不等於永恆。如果爆種不能持久,也肯定不能稱之為歷史底蘊。

到底誰才是世界盃史上表現最好的隊伍?(Getty Images)

文:苻梨也

如何判斷黑幫呢?世界盃上的名次是一種方法,而世界盃中的比賽積分則是更為準確的參考。名次固然非常重要,但是難以量化,因為這牽涉到權重的問題,有權重就難以服眾。比如冠軍與亞軍如何給予權重呢?有人強調冠軍的重要性,認為應該給冠軍32分,亞軍為16分,以下類推。有人認為這樣導致冠亞軍的差別太大,建議亞軍應該給24分。但也有人認為根據排序,冠軍給1分,亞軍給2分(最後按照誰的分數低誰排在前面)。各種方法得出的結果相差很大。

其實,按照各隊在世界盃上的勝平負計算的積分所得出的結果更加具有可操作性和客觀性。第一,一般而言,在某屆杯賽上取得好成績的球隊通常會打更多的比賽,也有更高的勝率,所取得的積分也更高;其次,一些球隊儘管在某屆杯賽上取得名次較前的成績,但事實上並非那麼強,比如意大利隊在1982年在小組僅僅取得三和,而阿根廷在1990年憑著點球兩次在淘汰賽上過關。他們無疑在杯賽中取得好成績,但是勝率卻未必很高。而強隊的標誌就是在比賽中能夠戰勝對手。第三,在比賽中“勝拿3分,平拿1分,輸拿0分”已經是一個公認的準則,較少會引起權重的爭議。(在以前是“勝拿2分,平拿1分,輸拿0分”但這個計分方法已經在國際足協中被三分制所取代。)

我在以下計算中,主要比較各個隊伍的世界盃在各界杯賽中的積分,最後得出的積分和國際足協的所有時間表有細微的出入。其主要原因是在遠古時期,兩個隊打平的情況下需要重賽。在1954年奇葩的賽制中,如果小組賽中兩隊成績相同也要打附加賽(小組只進行兩場比賽)。這些重賽和附加賽是否計入總成績在國際足協的統計中有矛盾在國際足協的各屆比賽最後名次中,這些比賽一律不算入成績。但是在國際足協的時間表,這些比賽既算入比賽場次,也算上積分,這使一些隊伍額外地取得更多積分的機會。因此,我沿用國際足協給出的各界比賽最後名次中的積分的方法進行統計(我一律換算為3分制)。

世界盃積分榜。(作者提供)

另外,在開始幾屆的比賽中,由於參賽隊伍和賽制的不穩定,導致一些隊打的比賽較少,此乃一缺陷。在開始的1-5屆比賽中,進入四強的隊伍的比賽數量為4-6場;6-9屆比賽中,進入四強的隊伍的比賽數量為6場;直到1974年開始,四強比賽數目才到達7場。這樣難免對各隊的歷史總成績有所影響。但我認為這種影響基本上是合理的。因為早期比賽的正規性、影響力、以及各國的重視程度都無法和今天相提並論,因此,稍有“薄古厚今”也可以理解。以下統計結果也表明,這對最後結果的影響不是那麼大。

首先,我們看看歷史總排名。世界盃歷史上奪得冠軍的有8個球隊,歐洲的德意英法西,和南美的巴阿烏,此外還有一個無冕之王荷蘭。從歷史總排名中,我們可以看到,這九個隊正是名列前茅的九個隊伍。從積分上看,這些隊伍可以分為四個檔次。

巴西(224)和德國(215),得分都在220分左右,巴西以9分的優勢稍稍領先。這兩者毫無疑問地處於第一檔次。巴西和德國分別得過5次和4次世界冠軍,而且她們在世界盃中都以穩定著稱,巴西是唯一參加過所有世界盃的球隊,而德國在1954年之後連續16屆從來沒有跌出過八強。她們都踢過超過200場世界盃比賽,位於第一檔次當之無愧。

巴西得過5次世界盃冠軍,亦是唯一參加過所有世界盃的球隊。(Getty Images)

而意大利和阿根廷的分數分別為154和140分,同處於第二檔次。意大利雖然奪得4次世界冠軍、8次進入四強,但是意大利隊的起伏較大,有7次小組賽出局的經歷,穩定性和前兩強有顯著差異,而其中兩屆冠軍在古遠而比賽較少的1934年和1938年,也部分地拉低了總分。阿根廷雖然“僅僅”奪得兩屆冠軍,但小組賽出局也僅3次,進入八強的數量和意大利一樣,有效地拉近了和意大利的差距。

西班牙、英國、法國及荷蘭的分數都在90多分。她們構成了第三檔次的球隊。西、英、法都奪得1次冠軍,荷蘭則3奪亞軍。從成績上說,這幾隊差距不大,其總分也非常接近。

(本文為投稿,稿件可電郵至iwanttovoice@hk01.com;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