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評】新幹線、地鐵與慢車:日本人的鐵道生活

撰文:加藤嘉一
出版:更新:

這幾天,注意到香港社會圍繞「一地兩檢」問題鬧得沸沸騰騰,畢竟,這必將是涉及到香港自治——具體一點說,香港人如何維護自己的制度底線和價值觀——的大問題,應該好好討論,而不要輕易或盲目地下結論。

望着香港人熱烈討論鐵道問題,我也想了一下活在當下的日本人,最近有沒有關注什麼與鐵道有關的問題,或者談到鐵道我們會想起什麼,會產生哪些看法或情感。本文就是試着寫這些,但願香港讀者朋友以鐵道為切入點,走進日本社會和日本人的生活狀態。

談到鐵道,我首先想到這三種:東京的鐵道與地下鐵、新幹線、家鄉的慢車。

相信有不少香港朋友也乘坐過東京的鐵道與地下鐵(Metro),不知感受如何。反正我有些受不了——太複雜了!像蛛網一樣複雜,拿着地圖,也根本不知道怎樣走才是最佳途徑。抵達本身不是個問題,問題是可行路線有很多,還要換乘。

比如從東京站到新宿站,你可以:

乘坐綠色的山手線,不用換乘,大概需要半個小時左右即可抵達;
如果乘坐橙色的中央線,就不用二十分鐘;
中間若換乘什麼特快之類的,甚至更快。

但這些均需要相關知識和熟悉過程,像我這樣對東京不熟悉的鄉下人,或外國遊客,恐怕只能花大量時間和精力了。

東京的地下鐵像蛛網一樣複雜,拿着地圖,也根本不知道怎樣走才是最佳途徑。(視覺中國)

日本的 JR 新幹線還算有名吧,畢竟世界第一條高鐵,就是 1964 年東京奧運開幕前通車的東海道新幹線(路過我家鄉伊豆半島的北邊,能望到富士山)。新幹線還算方便,不像中國大陸的高鐵要求實名,只要有空座,任何人到了車站,就到綠色窗口直接購票即可。

乘坐新幹線,如從東京出發,可以到達日本全國各地——東北、北陸、關西、中國,以及九州等。從開通第一條至今,已經過了 50 多年,但新幹線還在建設,延伸到更多地方。日本新幹線已經基本滿足了我們的交通需求,從價格,到速度,到方便程度,獲得大家普遍接受。唯一令國民不太接受的,就是國會議員有資格免費乘坐 JR 新幹線(包括高檔的綠座)一事,如我母親說:

「議員的工資本來就高,社保等待遇也比我們一般的國民好很多,還能免費乘坐新幹線,太不公平了!」
我也有同感。
日本新幹線從價格,到速度,到方便程度,已經基本滿足了大家的交通需求。(視覺中國)

至於我家鄉的慢車,我的母親、弟弟、妹妹等目前居住離箱根不遠的小田原附近,離家最近的車站是禦殿場線的相模金子站。那是無人站,即無人售票,無人檢票,只能下車時向車廂內的工作人員直接付現金,不能刷卡(如西瓜卡)。而且,畢竟是鄉下的鐵道路線,除了上下班時段有每小時兩班左右,其他時段均是一個小時一班,班次少,不方便。

在日本全國各地,這樣特別「小眾」的鐵道路線不少,不少會經過海邊、山里。其實我很喜歡這些慢車,充滿原始意義上的「鐵道時代感」。

從著名政治家、企業家到普通老百姓,日本「鐵道迷」特別多,這群人以乘坐鐵道到全國各地,抵達全國所有的鐵道車站為目標和愛好。車站也好,路線也罷,對於這群「鐵道迷」來說,愈另類,愈着迷。

對於在日本列島生活的日本國民來說,鐵道早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接觸方式和角度。日本社會按道理已經進入後現代化或後物質階段,既然如此,我們追求的,不再只是快不快,貴不貴,方不方便,相信愈來愈多人從精神追求和豐富人生的角度去看待鐵道。

我們追求的,不再只是快不快,貴不貴,方不方便,相信愈來愈多人從精神追求和豐富人生的角度去看待鐵道。(視覺中國)

最後,容我替日本國民稍微說一下我們普遍的抱怨吧。看似準時、穩定、服務良好的日本鐵道,實際上還是經常延誤或暫停。(當然也不會延誤或暫停很長時間,也不可能因公司或員工怠慢而導致延誤或暫停)迫使日本鐵道延誤的原因主要有兩種,一是地震,大雨等自然原因;二是「人身事故」——即有人突然跳軌試圖自殺——也不少,經常發生。

當然,人類抱怨大自然是不對的,大自然已經向我們賦予了這麼多,我們必須虛心尋找與大自然共存的方式。

至於「人身事故」,日本是一個高壓社會,人們平時工作、生活壓力很大,或許也有文化因素吧?人們動不動就想到自殺,我們責怪自殺者似乎也不合適,只是鐵道經常成為他們試圖結束生命的終站。

(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