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服務業.博評】服務令人燥,獅城待進步?

撰文:娛美師
出版:更新:

在日本新宿的商場,穿著整潔制服的電梯小姐,一個廿歲出頭的女生,擠出事務性笑容,娛美師及同行的友人,都知道小妮子標緻的臉上是多麼的虛假。到拉麵店、超級市場,店員也如此笑容可躬,九十度鞠躬,有條不紊。這種專業服務態度,也許有人覺得過猶不及,但對於在新加坡生活一段日子的人來說,好服務,卻是多麼陌生。

新加坡人出名說話直接、掘擂槌,在日常服務業都不例外,故此客戶,尤其遊客感覺不好,乃平常。銀行、電訊業服務熱線難接通程度跟香港不遑多樣、問題重覆十次還沒有解決辦法是常態;的士司機拒載、扮「唔識路」也見慣不怪。而最嚴重的要數飲食業:熟食中心(Hawker Centre)的聲大氣粗其實問題不大,但見到貌似華人樣的客仔,他們就假設你識華語,你聽不明Singlish嗎?就會上下打量再以質問口吻問哪裡人;去到中檔餐廳,服務員不夠、落錯單、上錯檯也是等閒;去飲酒夜場吧,一點打烊,可以未夠十二點就Last Order、搬檯疊櫈,十二半就送客走人。

新加坡政府都透過不同部門推動教育高質服務的方法。從2011起,推出不同短片,教授零售點應有的衣著儀容、投訴處理、對答等技巧。(Youtube 截圖)

新加坡服務問題,當然不是空口講白話,總理李顯龍由2005年講到2015,這是個需要改進的問題,還指派部長去推動提升全國服務水準。

市場調查公司,在2014年訪問逾千名新加坡居民,三份二表示在之前六個月感受到至少一次差的客戶服務,電訊業、零售飲食兩方面,各佔約三成。調查更顯示,四成受到差服務的受訪者有投訴(新加坡人最喜愛)卻不獲受理;而其餘沒有投訴的,主要因為沒有渠道,及不覺得會因此改善。客人愛投訴,服務人員又不愛處理投訴,客人累積不滿,被投訴的服務也沒有改善,變成一個循環。

輿論討論亦多,焦點有幾個:

社會、商業文化,不太著重以人為本,教育中沒有灌輸此思維;
顧客與服務方各有責任,惡言相向,自然互為因果,是整個國民質素問題云云;
是外來服務生之禍,尤其是餐飲業,本地人不願意做的侍應工作,多由菲律賓、馬來西亞、中國等外勞擔當,加上人力成本高,據2015年新加坡統計部,人工酬金佔業務成本第二位(大概看倌會估第一位是租金吧?不,那只是第三位,佔業務成本最高的是購買物資、商品),請人難,留人難,管好外國人更難,鼓勵落力提供質素有點老鼠拉龜。

近年,新加坡政府都透過不同部門推動教育高質服務的方法,例如人力部中的Workforce Singapore,從2011起,都推出不同短片,教授零售點應有的衣著儀容、投訴處理、對答等技巧,唯影片吸引度確有必要改進;另一方面,亦有提供資源及文憑證明,給予網上及課堂學習,方便服務業僱主及員工加強訓練。

今時今日,點嘅服務態度至夠?作為顧客,不奢望得到日本式虛假笑容招待,但還想有點客氣以禮招呼。

儘管據當地大學上年調查,新加坡人對飲食旅遊服務滿意度已有所提升,極可能是因為大家期望降低,退一萬步,就算撇開極端獲好評的日本不說,新加坡客戶服務質素,相比鄰近以微笑聞名的泰國、人情味濃的馬來西亞等國,都還有更多進步空間,能否透過科技進步,加快自動化,以系統代替人手處理,以流動程式支付節省找續,減少服務時間及人手,做得更專注,就有待時間驗證。

(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