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留學.來稿】我的普通話很普通,在內地讀了三年大學

撰文:投稿
出版:更新:

文:黃樂妍

原來已經三年了。

憶起2014年9月,我拿著北京大學的錄取通知書踏上了飛往北京的飛機——這次是我十八年來第三次到北京,昔日的旅遊勝地從此成為了我第二個家。

作為一個普通話很「普通」的香港學生,選擇到內地升學其實有點作死,因為無論上課還是日常生活,都會遇到很多「有口難言」的情況,也因為口音的不純正,經常被大家嘲笑(情況就類似於某家米線專門店的姐姐的獨特口音一樣深入人心)。為了更快融入內地生的群體,我選擇了和她們一起住七十年代建好的「危樓」宿舍,也因為宿舍的興建年期比較早,所以洗手間、淋浴間分別是和整層和上層學生共同。剛到的一個學期真的非常不適應,不僅是因為這種共用原則,更多的是因為淋浴間的原本設置沒有門,所以洗澡的時候都要無遮掩的把自己最真實的一面呈現於別人眼前。可是日子久了,就慢慢發現洗澡的時候其實是和同學聯絡感情、談天說地的最好時機。討論一下哪個課程比較「好Grade」、學校附近哪個餐廳比較值得去,又或者是班裡哪個女生的身材比較好,反正就是無所不談。也因為宿舍分配是以院系班級為基礎,左鄰右舍都是同系的同班同學,因此過時過節過生日大家都會聚集在一起,這種學校就像家一樣的體驗是香港很少有的。

與其他國際生一起分享家鄉美食,就像家一樣的體驗是香港很少有的。(作者提供)

「大學五件事」中的「住Hall」成功完成外,讀書、上莊、Part-time、拍拖都陸陸續續的從To-do list中剔除。就說一下「讀書」吧,很多人都會把到內地讀書和將被洗腦等同化,但作為過來人的我可以很切實告訴你這是不存在的。港澳台胞及留學生是免修一切政治課,就連專業必修課中包含政治色彩的課程都是豁免的。令我最震驚的是教授會主動以理性為大前提在課上帶領同學討論雨傘運動、茉莉花革命等事件,以學術的角度去進行分析,而非避而不談,得過且過。

另一個大眾困惑是:內地高校的國際化和師資問題是否低於香港,更遑論英美澳加等地。但事實上無論本科生還是研究生都有不少到國外頂尖高校交流、參與暑期學校、暑期科研的機會,就好像我就獲歐盟獎學金全費資助到英國愛丁堡大學訪學一學期,同時獲學校資助到以色列參加青年領袖論壇、到吉爾吉斯當兩週的國際義工。此外,校內的外籍教師和學生的比例也是不低的。不得不提的就是內地高校偏向採用本碩博生共用同一批教師團隊的政策,也就是說每一位教師都必須教授三個培養層次的學生,不會出現本科生的教師過於年輕化的問題。

雖然到內地升學聽起來是個很好的選擇,但過程中也不知不覺失去了不少同齡學生該有的共同回憶,更會慢慢發現與舊時的好友已經日漸疏離,畢竟彼此面對的問題都是不盡相同。同時,每次回家都看到家中兩老白髮變多,就會後悔沒盡孝心留在他們身邊照顧他們。但俗語有云:有捨才有得,既然選擇離港升學,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只好在能力所及上且行且珍惜。

三年過去,我還是那個到餐廳只會說「這個、這個、這個」來點菜的人,但這幾年隻身在內地,一方面使我變得更強更堅毅,另一方面幫助我重新認識自己,找到自己的目標和夢想,而這些都不是一千字可以完整說清楚。

一起參加中國大學生馬拉松(左);到吉爾吉斯當兩週的國際義工(右)(作者提供)
(本文為投稿,稿件可電郵至iwanttovoice@hk01.com;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