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學術造假.博評】排名與校譽,東大如何取捨?

撰文:吳俊熙
出版:更新:

一般人認為日本人認真誠實,然而學術造假事件再三發生,而且牽涉的均是頂尖大學及研究所,生物及醫學的佔半。這種現象從何時開始?

「神之手」把石頭埋進舊石器時代遺址

自1970年起,業餘考古學者藤村新一,在日本成功發現了多處舊石器時代遺址,把日本歷史推前到七十萬年前。他發掘的速度,讓他擁有「神之手」的美譽。不合理的成功引起同行及記者的懷疑,2000年,《每日新聞》拍攝到他於清晨把石頭埋進一個舊石器時代遺址,以圖瞞天過海,更成為11月5日的頭版。證據確鑿,藤村承認做假,被所屬的研究所除名。藤村新一求名心切,為了自己的利益而撒謊,最後為他的行為負上沉重代價。

藤村新一求名心切,為了自己的利益而撒謊,最後為他的行為負上沉重代價。(作者提供)

研究做假接踵而至

其後,日本有多宗論文研究做假改圖事件。東邦大學醫學部的藤井善隆被認為自1994年起捏造數據,當事人於2012年被撤職,東邦大學沒有正式調查。迴避的態度,引致全球二十三份學術期刊的總編輯,聯署要求東邦撤回藤井的論文,極不客氣地限時回覆。

東京大學的多比良和誠教授,曾於權威科學雜誌《自然》發表的十二篇文章,被指無法重複實驗結果,即是說,實驗結果只可以在多比良的實驗室獲得,而其他人卻複製不了。科學應該有其可複製性,例如筆者的實驗室可以以酸中和鹼,在同樣的條件下,在另一個實驗室亦應可以做到。多比良把責任推到助手身上,說實驗是助手做的,他沒有確認過原本的數據,助手則說他沒有保留實驗紀錄,兩人最終於2006年被解僱。事實上,作為第一作者,多比良並不能以實驗非他親手做為由作抗辯。第一作者要承擔最大責任,總不能人家說他是諾貝爾獎呼聲高的教授,他就承認實驗是他的傑作,而人家說實驗有問題時,他就推諉過錯,實驗不是我做的。

理研是日本大型的自然科學研究所,研究範圍涵蓋物理、化學、生物、醫學等,由基礎研究到實際應用均有,日本數名諾貝爾獎得獎者亦者在理研工作。(RIKEN JP)

學術女神崩壞 上司自殺

這是早三年學術界最火紅的新聞,事發於理化學研究所(一般稱理研或RIKEN)。理研是日本大型的自然科學研究所,研究範圍涵蓋物理、化學、生物、醫學等,由基礎研究到實際應用均有,日本數名諾貝爾獎得獎者亦者在理研工作。理研聲望很高,筆者的朋友、學生均以入理研為榮。事件的主角為小保方晴子,於理研工作,30歲已經在《自然》發表了兩篇論文,聲稱發現了製造「萬能細胞」的方法(Stimulus-triggered acquisition of pluripotency, STAP),而小保方亦成為了當年google話題人物排名最高的女性。論文發表後,立即有人質疑做假,理研馬上調查,六星期內於東京舉行記者會,判定她捏造及篡改論文。小保方沒有屈服,拒絕撤回論文,並要求再做實驗驗證,在此同時,她的上司笹井芳樹自縊而死。理研委託外部專家調查,否定小保方的論文,並終止其實驗。小保方被開除,博士學位被撤銷,她的博士論文導師被停職一個月,校長扣薪,她工作的實驗室亦重組,扣減開支。

東京大學最大的學術醜聞

東京大學培育最多日本首相,其畢業生當中有獲諾貝爾獎的科學家,各行各業的人才亦是來自東大。在日本人眼中,東大畢業生就是精英,學子爭相競逐之一流學府。

去年九月,科學期刊Science指東大正調查包括包括其附屬醫院前院長門脋孝在內的六個研究組織聯名發表的22份論文,大部份均刊登在Nature、Cell及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等最難發表文章的國際著名期刊,主要問題為篡改圖片。

差不多過了一年,今年八月初,由一半校內、一半校外專家組成的調查委員會,發表報告,指除了分子細胞生物學研究所教授渡邊嘉典及其助手丹野悠司外,其餘5個研究組織並未參與當中的改圖行為,洗雪東大附屬醫院前院長門脋孝的污名。渡邊嘉典為著名的分子生物學家,屢奪殊榮,Nature引述美國麻省一名研究員,渡邊為科學上的巨人,他的研究讓我們更了解細胞分裂。然而,報告上指摘渡邊欠缺基本倫理,多次要求學生改圖。渡邊強調論文結果並沒有因為為圖像加工而改變,他亦沒有捏造及篡改,校方亦正與相關的國際期刊商討修正,同時亦協商取還約為一億港元的研究經費。

在日本人眼中,東大畢業生就是精英,學子爭相競逐之一流學府。 (視覺中國)

屢次犯錯,所為何事?

本文起首提及學術造假事件,生物及醫學的佔半。生物及醫學的研究,多在實驗室進行,學術期刊的編輯和評審員,只會閱讀最後的論文,而不會懷疑最初的數據。實驗室改圖篡改數據,可以不為人知,所以研究員應自律誠實認真的紀錄數據,簡單至為圖片添色加工,而沒有注明,亦不為學術界所容。

藤井善隆212篇論文中,有183篇作假,反映他由始至終,都在做類似的事情,亦靠論文數目及期刊名聲而晉升,作假次數太多,時期太久,他大概以為沒問題,亦以為不會有人發現。然而,已經獲得終身制的教授如渡邊嘉典呢?他們不需要作假,仍然每月可以收到合理薪酬。他們不一定滿足於金錢職位,出論文就如賽跑,看到同儕於Science出文,他們亦希望最少有同樣成績,築了更高的台,就走不下來,只能不斷在這種權威刊物出版。隨之而來的,還有外國大學邀請出席講座,或升遷至更高的行政職位如院長等榮譽。另外,大學高層為了追逐排名,往往迫使教授出文,而且條件苛刻,可能是每年最少一份出版於排名頭10%的期刊。做不到,可能會被派發額外的行政及教學工作,要不publish,要不perish。

同時,實驗室依靠大學或政府的資金來運作,如果沒有研究經費,連最基本的手套也買不了。而獲得資助的條件,往往取決於之前的成績,亦即是有多少論文於國際權威刊物出版。沒有研究經費,實驗室就營運不了,沒有博士生或研究員追隨,就沒有論文可出,在種種現實的壓力下,有些教授選擇了造假這條不歸路。這些人往後的人生,亦被標籤為不誠實,在日本這注重面子的社會,會很難生存,小保方晴子聲稱她除了看精神科醫生外,已經不上街,所以造假的代價很高。

如果再有雷同事件,香港可以參考日本大學的做法,不拖延,不隱瞞,不迴避,馬上公開調查。(資料圖片/何敬淘攝)

日本這許多造假事件,均由人告發,而告密者會被保護,反觀香港,保密者可被辭退,去年五月港大化學系的楊丹被指論文造假,告密人王凱峰指楊的實驗不能重複,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的Gareth Jones亦指實驗的設定不可接受,港大的調查委員會認為論文有三處不準確。然而,楊丹說她不知情。筆者認為教授不知情情有可願,因為動手做實驗的,一般不是教授本人。然而,她是論文作者,責任在她,總不能以不知情為由而脫身。

誰又能證實一個人知情與否?如果論文獲獎,榮耀歸她,還是日以繼夜在實驗室工作的學生?如果不是她動手,那總有人動手吧?涉事的兩名博士亦脫罪,最終順利畢業,成為香港大學博士,沒有人需要為事情負上責任。反觀告密者沒有被保護,被迫離開原有崗位。受保護的,是所謂的大學名譽。然而,大學名譽在實驗造假的一刻,其實已經被破壞,有問題的,實在不是檢舉事件的告密者。東大的多比良和誠稱實驗是助手執行,而他與助人兩人最終均被辭去。東大的渡邊嘉典多次要求學生改圖,被東大指摘欠缺基本倫理,縱使渡邊強調只為圖像加工,沒有捏造及篡改,亦需為事件負責。

如果再有雷同事件,香港可以參考日本大學的做法,不拖延,不隱瞞,不迴避,馬上公開調查。對於有問題的教授,應暫停其職務,並暫時關閉實驗室,聘請校外的專家組織調查委員,絕不自己人查自己人,以保持公正公平,並保持調查的透明度,定期發放報告,及舉行記者招待會。如有人違規,應辭去害群之馬。此外,校長亦需要為監督不周而負責。著名大學,不是只追逐排名,而置道德不護,東京大學為保障校譽作了完美示範。

(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