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生活.來稿】台灣利市「有內涵」過香港咁多?!

撰文:投稿
出版:更新:

文:葉文彬

農曆新年到了,無論身在香港或在台灣,大家都會跟隨習俗,食團年飯派利市,不過,大方向雖然一樣,細節卻是「一處鄉村一處例」。尤其是對大家荷包影響最「直接」的派利市,原來台灣人出手「勁抽」過香港人好多。

香港人派利市,一般而言,派予直系或親近的小輩親友,最多是50元或100元,而派予街外未婚朋友或同事等等,大致都是20元,算是「應個節攞個意頭」,當然有個別例外的市民會派得更多或更少,但筆者相信大部分派利市的市民,都是封這幾個金額的。

那台灣人封利市又如何呢?

原來一般利市的「起錶價」是600元台幣(相當於150元至160元港幣),跟著是800元,1000元,1200元等等,都是雙位數字增加,因為台灣派利市不可封單數,500元或900元也不可,而金額多寡則視乎你派給甚麼人,越親近的人數目越大,例如派給子女親姪等,最少都要有1200元台幣。

筆者有一些台灣的親戚小朋友,由於長輩親戚多,封的利市金額又大,動輒三數千元一封,所以,他們過一個年,隨時有數萬元利市錢進帳。過年後他們的消費力便開始釋放,故是商家重點關注的一群。

除了金額,台灣派利市規矩又與香港不同,是不會派兩封而只派一封,就算未結婚,只要成年了,如有低一輩的親戚便都要派(筆者也不知尚未搵錢的怎辦?)。另外,最「重傷」的一群是夾在中間的一輩,因為除了要向下派,更要向上派,因為台灣習慣是過年時要封利市給父母,用意是讓他們有錢過年。

所以,在台灣,小朋友可以過肥年!但剛好要派利市的夾心一族就相反了。

筆者在台灣的親友對我說,如果派出的利市金額低過600元台幣這個「起錶價」,就算收的沒有任何表示,自己也會覺得很無面的。所以,年關對大部份收入不高的台灣人來說,真是很難過的,甚至有些人寧願盡量留在家中不去拜年。

而台灣派利市規矩中唯一勝過香港的,相信是通常不用派給同輩份者,自家兄弟姐妹都不例外,即使大家都結了婚,長兄大姐都不用派利市給細妹細佬,而同事和未婚的朋友更不用理會,可以節省一筆。

除了派利市外,台灣人一樣依傳統會吃團年飯,但就和香港有所不同。香港許多家庭是男女家的團年飯都要吃,但在台灣,外嫁女是不用,或是不能回娘家吃團年飯的。團年飯必須到男家吃,這個傳統似乎仍停留在幾十年前的年代裡,不知幾時會有改變呢?至於團年飯的菜式,必須包括有雞、魚、白切肉及台式佛跳牆等。

由於不少在台北居住或工作的人,其實家鄉在中部或南部,所以,好像內地春運般,他們在開始放假時,便要馬上坐車回鄉過年。

一般來說,台灣的公司會在農曆年廿八放假,而學校則更早,以方便回鄉度歲的人,故這時高速公路經常都是車龍,火車巴士更一早客滿,而在這個時期,台灣都有高乘載管制,大致上是載客少的車子不能使用高速公路,私家車便要最少坐了3人才准駛入。

在我看來,台灣的過年氣氛遠較香港來得濃,而且台灣人亦較重視過年,或許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台灣很多人都要回鄉過年,平常在城市找生活,營營役役,忙過不停,只有回到家鄉過年,心境才有靜下來的機會,才可以感受到濃濃的親情,彷彿又回到從前不用日夜忙碌的日子。而且在台灣,過年時份大多商戶都會關門休息數天,市場亦完全休息無餸菜賣,讓大家都停一停,好好地過一個年。

筆者記得從前香港都是這樣的,食肆多有歲晚收爐,市面上不少商戶都是初七才啟市,但現在絕大部分食肆都是年中無休,商戶休息一天便復業,一切好像沒有因為過年而稍為放緩或停一停,若不是有三天公眾假期,誰會察覺原來是過年?

(本文為投稿,稿件可電郵至iwanttovoice@hk01.com;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