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面對「超高齡化社會」的一次認知升級

撰文:加藤嘉一
出版:更新:

過了元旦這對日本人來說最重要的節日不久,1月5日,日本老年學會和日本老年醫學會舉行記者招待會,提出「應該把75歲以上的人定義為『高齡者』(the old),把原來被劃入為『高齡者』的65歲至74歲的人定義為『準高齡者』(the pre-old)的建言獻策,引起了日本社會和輿論一定的關注和討論。

不少高齡者比以往的同齡人士更健康和有活力。(Getty Images)

該學會自從2013年建立工作小組以來,從各種角度,就「如何定義高齡者」這個問題進行討論。而這次的發表可以說是討論的階段性成果和結論。

毫無疑問,這一小組和討論,以及發表是在日本社會早已進入世界上「最先進」的高齡化社會的歷史背景下產生的。根據世界銀行的統計資料,2015年日本高齡化比率(65歲以上的人口在總人口當中所佔有的比率)為26.3%,世界排名第一;第二為義大利(22.4%);第三為希臘(21.4%);第四為德國(21.2%);第五為葡萄牙(20.8%)。

小組研究了近年涉及到高齡者心身狀況的各種資料,認為,跟10、20年前相比,由於年齡的增長本身而導致身體功能老化的時間拖延5至10年,從中能夠看到高齡者的「年輕化」現象。就尤其65歲至74歲的人而言,依然保持著比較健康的精神和身體狀況,大多數人有條件積極而活躍地參與社會活動。

重新探討高齡者定義之意義

對此,小組的解釋是:

一,我們可以把原來定義為高齡者的群體重新理解為社會的重要支柱和有動力的群體;
二,把即將到來的超高齡化社會成為快樂、有活力的平台(根據這次小組發表的定義與框架,「高齡者」為75歲至89歲的人;「超高齡者」則是90歲以上的人。)

在我看來,這次學會工作小組的討論結果和建言獻策頗有現實意義,本人完全贊同。贊同的動機跟學會的提出基本一致,就是說,我們日本人很清楚,日本是全世界最嚴重的高齡化社會,這一當今最為顯著的國情必將影響未來日本社會結構的方方面面,比如社會保障問題、財政問題、醫療設施問題、勞動者問題等。當然,高齡者的增加基本等同於勞動者的減少,同時也意味著被撫養者的增加,這樣既影響日本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也影響每一個勞動者的負擔程度,因此也必然影響日本家庭的結構和穩定,以及每一個人的幸福指數和精神健康等。

如果外國朋友問我「什麼是日本社會最大的問題?」;「影響日本社會未來走向的最大因素是什麼?」,我一定會回答是「高齡化問題」,相信,其他不少日本國民也持有同樣的感受和想法。

看看日本人的平均壽命,根據厚生勞動省統計的2015年的資料,男性為80.79歲(2014年為80.50歲),女性為87.05歲(2014年為86.83歲),均為歷史上最高。從這一資料趨勢來看,日本的高齡化社會這一結構已經基本定型,今後只好日益顯著,也不會淡化或「好轉」。那麼,我們只好從面對和解決的角度看待這一結構,而且,最好不是從消極、被動的角度,而是積極、主動的角度加以看待和面對。在這個意義上,我認為這次學會的建言獻策是屬於積極和主動的,因為,他們根據自己的研究明確提出我們可以「升級」社會普遍的定義和認知,既然平均壽命的延長和導致身體老齡化的時間往後拖延是人類努力和進步的結果,那麼,我們對「高齡化」的認知也可以,甚至應該隨之進步和升級。

認知必須跟上現狀。

高齡化問題是影響日本社會未來走向的最大因素。(Getty Images)

倘若65歲至74歲的人(佔總人口的13.8%;到2015年10月日為止,日本總人口為1億2711萬人),也是這次小組定義的「準高齡者」作為具有社會經驗豐富的人群能夠為勞動社會,尤其知識經濟和社會做出積極的貢獻,作為積極的勞動者,而非消極的被撫養者面對每一天,充實自己的「晚年」,我認為,這既有利於「準高齡者」心身的健康生活也有利於日本社會更加有活力而成熟的發展前景。將來,自己到「準高齡者」的年齡後,我也希望繼續,甚至更加積極、有想法和戰略地參與勞動社會,相信,我周圍的多數同齡人也持有類似的想法。據我觀察和經驗,在日本,「高齡者」普遍厭煩被社會、輿論、家族等視為「老人」。

最後,在我看來,日本這次的討論對香港社會也具有借鑒意義。

看看數據。我在上面提到日本人的平均壽命,男性排為世界第四,女性排為世界第二。而男女均排名第一的就是香港——男性為81.24歲;女性為87.32歲。根據上述世界銀行的統計資料,2015年,香港的高齡化率為15.06%,排為34名,但在亞洲的話排名第二,僅次於日本。而且,根據有關研究和調查,日本的高齡化率將達到33%的時間預計為2030年;香港則為2040年,這意味著香港的高齡化「速度」比日本更快。

日本和香港,作為亞洲最嚴重的高齡化社會(第三為韓國,13.1%;第四為臺灣,12.0%;第五為新加坡,11.7%)我們應該進一步、更加認真地交換彼此的想法和經驗,在「高齡化社會」建設,以及認知方面互相學習和借鑒,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應該不斷地互問:我們正在這樣討論和準備著,而你們呢?

(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