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稿】去旅行,原來只是看了一場更接近真實的電影

撰文:投稿
出版:更新:

人之所以去旅行,除了有閒錢之外,亦是想在有異國風情(exotic)的地方享受愉悅。而不得不提的是,旅客也想體驗當地文化的本真性(authenticity of culture)。
但是,一眾經常去旅遊的人可有想過,一路上的盡情享受,原來只是籠罩於經精心設計而失真的景緻之中。
本文將著墨於此,以探討當代社會的旅遊現象。

旅遊看到的景緻,帶有多少「本真性」?(視覺中國)

文:白木

先旨聲明,筆者無意降低大家對旅行的意欲,反之,是希望大眾反思旅遊如何扼殺地方的本真性。

先論遊行社所經營的大眾旅遊(mass tourism)。旅行團的模式,就是一位導遊帶著一班小鴨的遊歷。導遊就似是一位「暫代父母」(surrogate parent),從衣食住行各方面都照顧周到,而帶遊客去的地方,處處都是為了迎合「市場大眾」的口味,無論在時間、地點上都有所限制,「孩子們」便難以了解真實。

而筆者就有如此經歷,不吐不快:小時參加到東歐的旅行團,到過波蘭奧兹維辛集中營,而筆者對歷史有濃厚興趣,希望四周考察此二戰遺跡。誰知,導遊竟說:「大家有15分鐘自由時間,之後回到營口集合!」要知道,奧兹維辛集中營甚至比維園還大呢!在十五分鐘內,遊客能如何仔細勘察,接觸歷史的本真呢?筆者只能匆匆忙忙到營中視察,回頭卻看到一眾大媽大叔在營口的火車軌上打卡、拍照、等上車。此時此刻,只能嘆息,接受現實。大眾旅遊之所以發達,有賴「文明」旅客的金錢,而所謂能否了解地方之本真性?一早就拋到腦後了!

筆者跟團到訪奧兹維辛集中營時,導遊只給予15分鐘自由時間。(視覺中國)

可能有人會說,當代社會旅遊模式發展出外於旅行團的模式,例如是自由行和背包客(backpacker),能擺脫旅行團的框框,體驗當地的本真。值得留意的是,歷史早就出現像背包客等較自由的旅遊模式,例如到耶路撒冷朝聖的旅人,當然也有朝聖團呢!然而,當代社會與古時不同,現時的人很難避免一種對地方的凝視(tourist gaze),即出發前已經對目的地的一種想像,而此種想像來自於文本(電影、書、影像、廣告等)。

當接觸到文本時,往往會幻想到當地的場景,例如在旅遊書看到一個市集便想像到當地人的生活,然後前往。但是,到了當地的時候,便會發現原來自己幻想的現實,與真實不乎,或與期望有落差,造就了一個似真非真,如夢似幻的場景。亦例如,多數人來港,無論是旅行團或背包客,也先從電影、旅遊書等文本中對香港產生了一種想像,如想像香港人也必定常到赤柱大街購物,到太平山山頂飲茶吃點心等。但是,試問又有多少香港人會把此些地方納入日常生活當中呢? 筆者亦有一奇遇:到台灣時,筆者到一麵館吃碗陽春麵時,多口問了老闆有甚麼好地方是本地人常到,老闆隨即回答:「千萬不要去六合夜市,六合都是遊客去的,本地人都去瑞豐(夜市)。」

跟香港的赤柱一樣,六合夜市是高雄熱門旅遊景點,本地人卻不常去。(網上圖片)

從而可見,當代旅遊中,不論是甚麼形式的旅遊,也避免不了業者的精心布局,景像的失真,和期盼的失落。就如親身到原始部落欣賞舞台上經排舞師編排的土風舞,細心一想,原來就只是人到了當地,然後把文本拿走,看一場不隔著銀幕的電影。究竟,旅遊的本質是甚麼呢?

(本文為投稿,稿件可電郵至iwanttovoice@hk01.com;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