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國民教育.博評】林鄭月娥的反港獨招式

撰文:關慶寧
出版:更新:

候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上周接受內地傳媒採訪時表示,特區政府會對港獨行為嚴格執法。她還特別強調,要杜絕港獨對少年兒童的侵害。她提出了兩項具體措施:一、把中國歷史科列為初中必修科,二、要在幼兒階段培養「我是中國人」的概念。

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明文規定,香港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任何要把香港從中國分裂出去的行為都違反基本法。因此,當局對港獨行為(注意是「行為」,不是「言論」)嚴格執法,各界應不會有異議。問題是,對支持港獨的言論如何處理?又如何區分行為與言論?

她提出的「杜絕港獨對少年兒童侵害」的方針,倒是值得商榷。現在高喊港獨口號的都是些青年人,他們的港獨理念即使是真的,也非自小養成。多數都是進入大學以後才形成的,主要是受外界影響,有些起因於對北京當局對港政策反感,有些則來自對現狀不滿,逐漸產生了離心心態。

至於把中國歷史科列為必修科目一事,由回歸之初起就一直是熱門議題。爭論點不是設科與否,而是學甚麼內容。作為中國歷史課程,要能讓學生準確、客觀了解自己國家的歷史。但說起來易,做起來就難。問題出在現代史方面。例如,內地以前的歷史教科書都指責國民黨消極抗日、積極反共,躲在山溝裏偷生,共產黨打敗了日本人,他們才出來奪取勝利果實。這種宣傳誤導了幾代中國人。如果把這種以政治需要主導歷史內容的做法搬到香港來,將會誤導數百萬香港青少年。

因此,香港學校的中史科教學,一定要抱持尊重歷史,尊重事實的原則。例如,不但要介紹中國改革開放和建設的成就,也要如實反映大躍進、文化大革命等歷史事件。對於六四事件的評價是一個重要爭議點,特區政府能「去馬」到甚麼程度,仍有待觀察。

在對少年兒童進行國民教育方面,林鄭提出要在幼兒階段培養「我是中國人」的觀念。筆者認為,以行政手段讓孩子進行身份認同,不是個好辦法。其實「你是甚麼人?」這個問題有多重含意,可以問國籍,也可以問籍貫,問出生地,問居住地,因而有各種不同答案。當你拿此問題問一名幾歲的小孩時,他怎知道如何回答?對他們硬銷「我是中國人」概念,反而會令其不知所措,也會令家長反感。筆者認為,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引導孩子認識香港是中國一部分,因此中國是他們自己的國家。

在處理兩岸關係方面,北京當局有深刻的教訓。長期以來,某些大陸官員熱衷於「鑑別」台灣民眾的身份認同,總希望對方親口說出「我是中國人」,並以此來區分敵我。其實,是否承認九二共識,反對台獨是從政者的事情,只有他們才能決定台灣的統獨走向。對普通的台灣老百姓而言,身份認同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誰也無法強迫他們作決定。某些大陸官員的幼稚舉動令台灣民眾反感。如果香港特區政府也把這種做法用在香港兒童身上,其後果可想而知。

筆者有一位網友曾在內地宣傳部門工作,來港三十多年了,現在專門從事香港抗日史研究。他對港獨問題有獨特見解,他不主張用鬥爭的方式去反港獨,認為應用細致教育、共同探討的方法去解決青年的認識問題。他認為,除了合適的歷史教育外,中國自身的持續進步也很重要,若建立了法治社會、官場保持廉潔,來自內地的負面消息少了,香港青年的想法也會單純些。他的看法值得北京當局和新一屆特區政府認真考慮。

(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