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訪港.博評】香港的問題:不信自己,不信香港,不信國家

撰文:方蘅
出版:更新:

國家主席習近平蒞港,在出席特區政府歡迎他的晚宴時,寄語港人要有「三個相信」:相信自己、相信香港、相信國家。習主席勉勵港人時,如此強調「相信」,從側面反映,他或許掌握了香港的癥結,就是信心問題。香港的問題,其實正是不信自己、不信香港、不信國家。

不信自己

習近平指出,香港從默默無聞的小漁村發展為享譽世界的現代化大都市,港人所擁有的愛國愛港、自強不息、拼搏向上、靈活應變的精神,是成功的關鍵所在。這的確是香港過去的成功之道。不過,過去港人之所以自強不息、拼搏向上,是因為始終相信明天會更好,深信憑藉一雙手可以創出未來。可是,現在的港人卻對明天失去了盼望。2016年10月,學生組織AIESEC香港總會公布的「青年影響力調查1.0」顯示,近六成受訪青年對2030年的香港不感樂觀,反映香港的環境令年輕人難以實踐夢想,同時年輕人亦缺乏自信,低估個人能力。事實上,近年香港政治紛擾不斷,樓價高企,年輕人缺乏向上流的機會,都令他們失望,再不相信憑自己努力拼搏可以闖出一片天地。年輕人不堪學業壓力而輕生的事件亦接踵不斷,可見他們心靈的脆弱。

香港的環境令年輕人難以實踐夢想。(資料圖片)

不信香港

習近平指出,香港具有很多有利條件和獨特優勢,經濟高度自由開放,制度與國際接軌,是重要的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是連結內地和國際城市的重要中介,也是最大的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享有「一國兩制」優勢。這些也都是香港賴以成功的條件。然而,近年港人亦看到香港的諸多劣勢,對香港失去了信心,包括經濟轉型乏力,創科發展緩慢,而且面對周邊的競爭,國際航運中心地位下降,有研究認為,到2030年,新加坡、倫敦、上海鼎足而立,將是具有全球航運資源配置能力的航運中心,而香港則跌出三甲。香港無疑是國際金融中心,人民幣離岸業務繁榮,更經常成為國家對外開放、先行先試的試驗場,可是現在也面對上海、新加坡等城市的挑戰,必須審形度勢,與時俱進,才能力保不失。至於「一國兩制」應是對香港來說最好的制度,但在泛政治化的環境,執行起來也遇到不少問題,磨損港人的信心。

不信國家

習近平指出,無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祖國始終是香港的堅強後盾,中國已實現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港人確是親睹國家變得強大起來,但有些人卻並不感到自豪,特別是隨着內地人湧港,看見他們的不文明行為,引起反感。在港人眼中,國民質素比奧運金牌或國力強大等等重要。而某些人一直攻擊內地,令港人普遍對內地都失去信心,更有「支爆」之說,認為中國經濟將會崩盤。對於一些人來說,國家並不是那麼牢不可破。近年,國家推出「一帶一路」倡議、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可是在泛政治化的氛圍下,港人卻未見積極響應。前特首梁振英在施政報告中談到配合「一帶一路」國策,卻招來獻媚之譏,凡是與內地相連的基建如港珠澳大橋、高鐵等,都條件反射地惹來爭議,被指責為大白象工程。有人堅持中港區隔,並不願以祖國為後盾。

「自信好要緊,應該放開胸襟,願望定會一切都變真。」

可是,對香港來說,信心卻似乎不易建立,無論是對自己、對香港,還是對國家。

香港無疑是國際金融中心,可是現在也面對上海、新加坡等城市的挑戰,必須審形度勢,才能力保不失。(資料圖片)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