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學判囚.博評】遊行人數創佔中後最多,等於好多?

撰文:李道
出版:更新:

聲援判囚抗爭者的周日遊行,主辦單位形容參與人數創出佔中後的最多。究竟,這反映了怎樣的最新政治面貌?筆者認為,至少有以下八點應予關注。

首先,毫無疑問,今次遊行人數之多,乃是出乎意料以外的。根據警方宣布的數字來看,最高峰時有達2.2萬人;相對來說,上月的年度重頭戲七一遊行,警方則謂只有1.45萬人,可以看到,今次成績絕對值得黃營鼓舞。

人數報捷的最主要原因,相信在於議題方面。畢竟,這跟其他政治議題不同,雙學3子乃在佔中啟動前奏時被捕,而不少市民都曾親身參與佔中,好些更一度被拘押、甚至被落案起訴。現在,目睹許多昔日戰友身陷圄囹,不單非常感同身受,重喚起共赴戰場的思緒,也莫說擔心自己(及親友)亦恐要入獄了,斷不能剝花生般以旁觀者角度看待——事實上,今次遊行的一大訴求,正是反對判囚加監,亦即爭取減免相關抗爭者的刑罰。故此,作為「命運共同體」,聲援遊行便吸引了不少市民參與。

多個團體上星期日(20日)發起遊行,聲援在囚社運人士。
+2

然而,第二至五點要關注的,乃所謂人數的多與少,其實屬於相對概念,須視乎比較對象而論。

其中,好像日圓兌港元的匯率,最近便重新升至七算以上,比較之前的六算明顯貴了不少;可是,比較再早幾年的十算高峰,現時日圓還是非常便宜,港人遊日的熱情亦未見消減。同樣地,今次遊行人數雖創佔中後的新高,但比較其他高峰呢?且別論2003年七一遊行的數十萬人了,單是比較佔中前幾年,七一動輒都有數萬人參與(同以警方統計衡量),今次數字或許難以言「多」。

即使換轉比較佔中後數字,遊行人數雖由近一兩年最多只得一萬幾千,增至今次最新的2.2萬人,實際增長數量仍不甚可觀。再以日圓為喻,縱然其匯率由六算升至七算,感覺上好像漲了不少,唯大家依舊覺得日本抵玩,兩者道理如出一轍。可以說,當中所涉及的「量變」,並未帶來甚麼「質變」,包括難以此為憑證,得出主流民意反對判囚的結論。

倘用當年佔中參與者數目衡量的話,情況則更加拙劣了。雖無正式統計,但歷時長達79天的佔中、佔旺、佔銅,相信最保守的人數估算都涉六位數字吧。換言之,今次遊行雖有不少「戰友」出來撐場,可是,仍有非常之多的「戰友」沒有出來,流失問題極之嚴重。為何昔日同坐一條船,現在大難臨頭卻鳥獸散了?連風險指數極低的簡單遊行都不見蹤影?

再進一步講,眾所周知,所謂佔中後新高,潛台詞乃佔中後的人數相對減少了。就如現在關於香港樓價的報道,已不見甚麼「再創1997年後新高」的字眼,因為早已更勝從前啊!的確,遊行發言人岑敖暉亦不諱言指,去年初一晚旺角暴動後,「香港的民主運動踏入低潮」——相信,這或是主辦單位今次沒作人數點算的原因,因為本來就對參與人數不感樂觀!事實上,筆者過去亦多次撰文,表示近年遊行人數拾級而下,積極參與者的群體愈縮愈窄,以至往往示威變成示弱,情況絕對值得黃營憂慮與正視。

羅冠聰、黃之鋒、周永康(左至右)2014年衝擊公民廣場,被裁定非法集結罪成,上訴庭改判他們入獄6至8個月。(資料圖片)

好了,下面兩點乃剖析以上種種的背後底因——遊行人數雖見回升但依然低迷,難以形容為強力反彈超越從前,到底是嫌遊行不夠激使然?抑或是由政治無力感所致?

先談「不夠激進論」。持此觀點的深黃陣營,認為遊行示威已無濟於事,必須訴諸更激進的手段方成。不過,今次遊行所見,續推此論恐已難有作為。始終有謂「治亂世,用重典」,判囚刑罰無疑產生了相當阻嚇作用。在一個針對高舉「抗爭不應判囚」的遊行上,竟沒重現過去一段時間經常發生的激進抗爭,而是罕有地和平結束集會、人群自行散去——試問,重典豈不成功發揮效果嗎?如此的話,「不夠激進論」還有市場嗎?還會有人參與更激進的抗爭活動嗎?

至於「政治無力論」,對黃營來說則更加悲哀。假若此論成立,敢問誰又會再參與社運呢?反正無論怎樣,政府都會一意孤行啊!如果遊行示威僅淪為一種情緒宣洩,除此以外沒有任何實質功能,則社運注定一潭死水。今次遊行裡,其實多少人又真箇相信,當局會赦免雙學3子及其餘13名抗爭者?以此主旨為號召的話,或者有利積累不滿怨氣,但卻恐進一步加重政治無力感。

所以,最後一點,黃營現在要做的,誠應反過來強調「社運有用論」,藉此「成功爭取」任一政治目的,同時並要切割「激進論」,因為過去幾年的實證已顯示此路不通——這才是黃營未來須要走和不要走的方向。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