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盛東倫常慘案.博評】家庭慘劇要預防 政府何時對症下藥?

撰文:李永政
出版:更新:

昨日一宗弒病母而意圖自殺的倫常慘案,再一次引起社會對於護老者的支援不足的關注。政府近年的安老開支每年增加,對照顧者的需要也不完全是置之不顧,然而卻仍主要停留在金錢上的幫助。對於護老者的支援,政府雖然提供了津貼及日間護理中心服務,但這些卻無助護老者紓緩其心理重擔,亦非加大津貼便能做到。正如電影《一念無明》中的一句:

係咪咩都可以外判?

正正反映了這些護老者的無力感和無助感。

是次個案中的男事主,表示「照顧老人家好辛苦」,最大的觸發點顯然是心理上的負擔。事主在事業發展時期,為照顧年邁病母而辭去工作轉為全職照顧者,雖然已聘用兩名外傭共同照顧其長期病患而不良於行的母親,亦沒有為其母輪候政府服務,想靠自己的能力照顧母親。然而,這種心理上的重擔日積月累地增加,最後一發不可收拾。這案件反映的,不只是居家安老的問題,而是社區上沒有足夠資源投放在這種潛在的家庭個案。心理上欠缺支援才是致命點,政府每每只是發生命案才亡羊補牢,卻對前線社工的工作認知不足,藥石亂投,在預防家庭慘劇方面顯然做得不足。

政府於2014年推出為期兩年的「為低收入家庭護老者提供生活津貼試驗計劃」,以補貼其生活開支,但計劃的限制甚多。如要求照顧的長者須經社署安老服務統一評估機制,評定為身體機能中度或嚴重缺損,並已在中央輪候冊登記院舍或社區照顧服務才合資格,如沒有申請政府服務或家庭收入超出限額的護老者便已不符合要求。而日間護理中心的輪候時間亦長達11個月,其他服務輪候時間亦相若,加上中心服務欠彈性,未必能幫助在職的護老者。

「係咪咩都可以外判?」《一念無明》反映了這些護老者的無力感和無助感。(《一念無明》劇照)

有人可能說找社工幫忙就好了,但若然他們不主動求助,那是不是無法預防這種慘劇了?要紓緩心理上的壓力及情感上的崩潰,綜合家庭服務中心及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本應亦有支援服務,但社會上對於這種求助的接受程度仍較低,若到訪中心是不是代表我有精神病?若要找人求助是不是代表我很無能?普遍照顧者對於這種標籤效應仍很介懷,到已經超出自己承受程度時,可能為時已晚。

政府很多時增加的資源,卻無法對準前線的需要,現時的機制下亦無法減輕前線的個案工作量,令社工往往疲於奔命,更遑論花時間投入在預防方面的工作。早於2015年的施政報告,政府亦提出了會增中心的社工人手,但投放了820萬後,平均每間中心只獲分0.23名社工。然而,社署亦按比例要求每間中心增收四分之一個案,即額外增約150宗,對於每月要處理達50—60宗案件的社工而言可謂百上加斤。從量化的角度來解決問題,只會令部分原來需要長期跟進的個案草草完結,將問題掃入地毯底。

此外,一直為人詬病的「整筆過撥款制」一天不改變,對於人手編制方面一天不會有改善。即使政府增加撥款,但社福機構薪酬被指「肥上瘦下」,高層年薪高逾200萬元,但卻不願多花錢聘用更多前線社工或提高他們的薪酬,無助減輕前線的工作壓力,個案積壓更令需等候處理的時間更長,令需要幫助的人未能及時得到援助。

而綜合家庭服務中心社工卻很多時要做「包底」的工作,跟最初政府設立的原意亦相違。中心涉及的工作範疇廣泛,社區內的大小事均需要介入,顧及到前線的事,預防性的工作自然無法花太多時間去做,中心的原構想是以金字塔方式來提供家庭服務,底層為資源組,舉行擺設街站、開社區小組等活動教育公眾,主要是預防性的工作,中層為支援,最高一層才是輔導,主要是處理個案,而現時完全已是本末倒置。

家庭服務及安老服務很多都是環環相扣,政府不能再只以撥款解決問題。香港的人口老化問題日趨嚴重,護老者心理上的支援卻仍未能觸及,若前線社工的工作負擔太多以致預防工作不足,潛在的個案只會愈來愈多,家庭慘劇一宗亦嫌多。

家庭慘劇一宗亦嫌多。(資料圖片)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