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博評】製造talking points 掩飾沒有制度改革的內容

撰文:黃偉豪
出版:更新:

什麼的政府,寫什麼的施政報告。在英文中,talking point是指引人注意的討論話題,雖不排除它對改善問題也有點幫助,但最終只有game changer才是決心扭轉局面,徹底解決問題的方法。今次的報告,便是太多talking points,太少game changer,這亦是今屆政府的本質和利益立場的寫照。

Talking point在報告中的例子比比皆是,港人首置上車盤、共享房屋、利得税兩級制、交通津貼、綠色債劵、公務員學院、中央政策組改組、藥物資助、學校空調津貼,林林種種,各式其式,以量取勝。它們概念有趣,題材新鮮,但很多時均因規模有限,實際作用不大,對解決根深蒂固的問題,尤如杯水車薪,俗語說只是用來「止止咳」。例如,有沒有人真心相信今次施政報告的措施,可以有效解決香港的房屋和樓價的問題?

今屆政府組成的特色之一,是由資深的前公務員,大部份是政務官所組成。(資料圖片)

今屆政府組成的特色之一,是由資深的前公務員,大部份是政務官(Administrative Officer,簡稱AO)所組成。AO雖然是「通才」,但同時也是制定政策的專才(specialist in policymaking),熟悉各種政策制定的策略和技巧。反映在今次的施政報告之上的重要技巧之一,就是不斷製造talking points,來預設及操控社會的討論議題,為沒有重大制度改革的報告內容來掩飾一下。

要明白製造talking point的聰明之處,便先要明白現代傳媒的特性。在美國,不少政治人物均用「Feeding the Beast」(餵飽這野獸)來形容與傳媒的交手與互動。背後的意思是傳媒一定要有新聞材料來報導才可生存,因此若政府不主動給有趣,有娛樂性,有吸引力,夠sexy又juicy的內容給傳媒交差,「饑餓」的傳媒便會「獸性大發」,四出搜尋政府感到棘手或尷尬的議題來做新聞,到時形勢容易失控,一發不可收拾。

Talking point的重點是「先下手為強」,在傳媒未出手前,已主動提供及製造議題,用作轉移視線,製造茶餘飯後話題。AO善用talking point的一個完美示範,便是當年的財政司長曾俊華在2015-16年財政預算案中,提出的「美食車計畫」。由於概念新鮮有趣,吸引傳媒爭相報導,有效控制社會議題,成功魚目混珠,做到本末倒置,把公眾討論的焦點放在枝節,而非財政預算案的不足之處之上。諷刺地,時至今日,當大家已把當年的預算案內容忘記得一乾二淨之際,美食車這個對香港整體經濟影響輕微的項目,卻仍受公眾關注。

Talking point的重點是「先下手為強」,在傳媒未出手前,已主動提供及製造議題,用作轉移視線,製造茶餘飯後話題。(資料圖片/吳煒豪攝)

真正解決問題,解救市民於水深火熱的仍是game changer。可惜,新一屆政府所代表的核心利益,阻礙了game changer的出現。雖然林鄭月娥是以遠比上屆特首梁振英的689票為高的777票當選,但從這麼少的重量級人物願意加入政府來看,已充分顯示這777票,只反映了建制派人士捍衛自己既得利益的決心,而非對新政府的強大支持。

在既得利益不容撼動,這不變的格局下,期望有game changer出現,只是天真的一廂情願。始終,特首林鄭月娥也是AO出身,回歸後AO的最大的責任是do the job,他們甚少會主動違抗命令來rock the boat(搞亂檔)以扭轉局面,前特首曾蔭權2007年的競選口號「我會做好呢份工」(I will get the job done),也是今日的寫照!

(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