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博評】北京治港政策才是青年工作的關鍵和矛盾所在

撰文:劉銳紹
出版:更新:

按新聞界檢索,在林鄭月娥的首份施政報告中,七十七次提到「青年」,比梁振英年代的施政報告明顯地多;內容大約二千字,反映青年工作是她的一個重點。本文分三個方面談她和港府未來的青年工作。

(一)肯定的角度

看了整份施政報告,並結合她上台後有關青年的政策變化,可以說,部分方向是正確的,務實的。因為青年人有很多個類別,不是所有青年均屬「激進的」、「只懂搞街頭政治」;在青年群體中,確有很多人關心的不是政治問題,而是更直接、貼身的眼前問題。所以,林鄭月娥提出幫助年輕人學業、事業、置業,在某程度上能夠針對這部分的年青人。尤其是當她發表施政報告的翌日,一天之內發生三宗學生自殺事件;而且,今年至今已有二十多名學生自殺,原因各異。再看多項統計,青年失業率高於全港平均失業率,說明青年問題必須綜合治理,而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了。所以,林鄭提出關注青年「三業」的方向是對的。

其次,她和港府新班子的努力是可以觀察和暫時寄以希望的。例如,他們將增加青年「三政」──議政、論政、參政的機會,把政府委員會中的青年委員比例由現時的8%增至15%,並接受青年人毛遂自薦。我說「暫時寄以希望」,因為要等待他們拿出成績,才能予以讚賞。到目前為止,我肯定的只是他們的努力,看得出他們正嘗試採取先易後難的方法,因為有些問題是在他們的能力和權限以外的(下詳)。如果社會輿論在現階段求全責備,也許對那些有心辦實事的人不公平。就我有限的接觸,對這類人士和只懂逢迎的「擦鞋仔」應有所區別。

在林鄭月娥的首份施政報告中,七十七次提到「青年」,反映青年工作是她關注的一個重點。(資料圖片)

(二)盲點和局限

從深層次角度看林鄭月娥的青年工作,盲點和局限都比上述值得肯定的方面多。有三大原因。

(1)她的施政報告令人感到,「三業」只能針對目前青年事務的表面問題,以為幫助青年解決學習、工作和生活(所謂「向上游」)的問題,就能理順關係。此外,她願意通過「三政」,提供更多發表意見的機會,以為吸納年輕人的聲音就可以減少矛盾。這些想法和安排都是不全面的,也抓不到現時矛盾的核心,未能準確對焦。

目前青年人的躁動、心情壓抑、前路茫茫,主要是政治問題,而不是民生、經濟、出路問題。我在跟各方交流的過程中經常發覺,官方(尤其是內地官員)以為「民生就是最大的政治」,「搞好經濟民生是關鍵,其他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他們有些根深蒂固的看法令人感到離地,不能準確理解香港的實情,例如:

「外部勢力在香港十分活躍,青年人經常被煽動和被利用。」

「香港回歸已經二十年了,為什麼香港人和青年人的腦袋還未回歸?既然還未回歸,我們就創造既定事實,讓你們適應回歸。」

「中央已經很委婉地跟你們香港人講道理,給你們經濟好處,但你們不領情,以後我們就不管你,按中央要求行事。」

這些思維反映北京對當初構想「一國兩制」的內容已失去耐性,近年正加速按今天的需要來改變「一國兩制」的內容和內涵,因而忽略了更大的矛盾,就是政治不開明,政制大塞車甚至開倒車。這些問題豈是港府能解決的?況且,他們敢碰、懂得碰的意識也愈來愈薄弱了。

(2)即使林鄭月娥提出「三業」、「三政」,但港府過去和今天的實際行動令人難有信心,青年人不會普遍認同,更遑論好感。林鄭說港府會以「公開、公平、公正」的遴選,但過去都是傾向「自己人」或同路人,親疏有別的陰影仍然牢不可破,因為內地的政治文化已大幅影響香港的官場生態,這是林鄭月娥無法否定的事實。也許,把梁振英年代做成的負面現象,用「先驗論」放在剛上任不久的林鄭身上,對她有點不公平,但她在上任前後的政治取向確令人無法在現階段感到她會公正處理遴選問題。香港電台蘇敬恆申請成為政治助理至今未有明確答案,已是林鄭多次迴避的典型事例了。

外界一直盛傳蘇敬恆將加入問責班子,惟最終未成事。(資料圖片)

還有,內地智囊已白紙黑字建議,中央日後對港府的常任秘書長應該有「推薦權」。試想,中央推薦,特首會抗拒嗎?這個建議雖未成為公開和全面的事實,但假如成真,豈不是更破壞「兩制」嗎?林鄭對於這類溫水煮蛙的建議有何反應?懂不懂和敢不敢用「見光死」的方法阻截這些建議變成事實?

上述事例不斷積累下來,教人怎敢相信港府會公平地開放機會給不聽話的年青人?即使有個別例外,也不會是普遍情況,這跟港英政府找政治花瓶的手法基本一致。

(3)她選擇了特首這條路,政治現實已令她首先是傾向北京的想法,對香港情況的判斷只會跟香港的實情漸行漸遠而不自知。我不是從利益角度來看她的動機,而是對她的清醒程度沒有多大信心。所以,她處理青年事務的方法跳不出北京的框框,例如每年十萬個到內地交流的名額,中史成為必修科,培養青年的國家觀念等。我對這些模式和內容不一概否定,但怎樣進行才是關鍵。過去的傳統思維和做法已證明效果不大,大批青年回內地交流,但仍不能培養國家感情,因為國家在政治上不開明,這已抵消了其他成績。林鄭有否足夠魄力和能力打破這個盲區?難了。

(三)北京的導向

上述三點說明,北京的治港政策才是關鍵和矛盾所在。據悉,經過多年跟青年人碰撞磨擦,北京一些開放派人士近期建議,可以跟參與社運的溫和青年人接觸(這類事情也要中央同意才能進行,其收緊的程度可想而知)。於是,這類工作暗中開展。但這又出現三個問題:

一是中央精神認為「這類工作不宜公開進行,要私下接觸,否則可能釋放錯誤的政治訊號,以為北京對反叛青年也大開中門。」

二是由於這類接觸不公開,慢慢變成「摸底」多於真正的溝通,令被約見的年青人也感到不舒服。

三是北京一面說要「了解青年」,一面又簡單地用行政和法律手段對待意識形態問題,例如把「本土」打成「港獨」,粗糙地用《國旗法》和《國歌法》來實行大家長的管治。這背後有兩種不同政治文化的因素,但北京的防備心太強,擔心年青人意識太前衛,最後令官方被動,才是死結所在。

可見,目前只能「有幾多,做幾多」,所以我肯定先易後難的策略,解決眼前一些問題。但林鄭月娥必須心裡清醒,先易後難只是策略,最後她敢不敢、懂不懂碰香港與內地的深層次矛盾,尤其是政治矛盾,才是要害,否則她的工作只是門面工夫。我理解,目前對她有過高要求是不切實際的,但至少她應該有敢於「擦邊球」的意識,可惜我暫時看不到。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