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中史獨立成科.博評】更高的視野及承擔:文化史是必要元素

撰文:李維儉
出版:更新:

回歸以來,認識國情已是天經意義的事,也成為多個學習領域的重要元素。2017《施政報告》宣告中國歷史成為初中獨立必修科可以說是大勢必趨了。報告裏強調了中國歷史科的重要性,並與認識中國文化及國情列在一起成為教育方向重點之一,獲得多個教育團體支持。 的確這對中史科的發展是有肯定的作用。不過我們不應就此滿足,因為中史科在香港具有更重要的時代使命。

多年來中央很擔心香港人忘本背祖,加強中國歷史教育的壓力就越來越大,《施政報告》算是回應了中央的訴求。雖然認識國家歷史的出發點並無不當,但報告把歷史教育置於政治正確的旗幟下未免過於狹小,因為歷史教育在香港應該持守的更大的使命。

牟宗三、唐君毅及國學大師錢穆等人在香港辦學興教,就是利用香港容納多元文化獨特背景展開一場熱血的文化沙龍。(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官方網頁圖片)

什麼使命?眾所周知,香港在近現代中國發展一直擔演著中西文化交流的港口,也在中國現代化的過程裏起著舉足輕重的角色,深深影響著現代中國的歷史發展進程。不過,香港在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裏也擔起過不可或缺的角色就可能被人遺忘了。百多年來,國家近代歷史進程在外力的脅迫下發展,領土不斷被佔領,國勢日衰換來的是對傳統文化的質疑、挑戰與放棄,遺留下來的是一份文化自悲感。否定傳統並沒有建立新文化。到底應如何改造傳統文化來現代化中國成為當代知識份子關心的命題。

香港,這片受西方文化影響又與中國密不可分的土地就成為一批逃避內地動亂的南下文人的樂土,於這裏他們曾熱心討論如何能傳承及創造性地轉化中國傳統文化,打著新儒家旗幟的牟宗三、唐君毅及國學大師錢穆等人就在香港辦學興教,就是利用香港容納多元文化獨特背景展開一場熱血的文化沙龍,他們著書立說多方面討論中國傳統哲學與思想,就是為了來一場不休止的文化傳承,於是教育就賦予了一份文化使命。

文化討論背後不可能沒有承擔、沒有抱負。而且,文化是悠久長遠,表現於思想、哲學思維、文學、藝術、習俗、宗教信仰、社會價值觀與科技等,所以文化討論也應該是一份超越政治支配的普世性討論。政治需要立場與表態,也要弄清敵我陣型,本質上與文化討論有明顯分別。政治立場不同就要劃清界線,但認同政權與否也不應否定自身文化,全面討論、檢視傳統文化才是開創改新的王道。

南下文人的文化使命也只在學院裏實踐,可以說多年來香港青年並未有機會認真而全面的討論過中國文化。(Getty Image)

殖民統治下的香港並沒有整全的國史教育,南下文人的文化使命也只在學院裏實踐,可以說多年來香港青年並未有機會認真而全面的討論過中國文化,香港在中國文化革新的命途上無從傳承這個使命,與基礎歷史教育發展不全有莫大關係。借歷史教育來讓學生認識及思考傳統文化也是更具深度的關懷國家前途的一種方式。近來,中央政府也強調要重要傳統文化,透過不同方式推動認識文化,但要回應新世紀的需要,我們更需要思考如何轉化傳統來與世界接軌,所以文化討論是一個抱負,尤其放在近現代經歷苦難的中國下更有一份迫切感。

初中中史科獨立成科之時又正值進行課程檢討,社會又再次就應否「古今並重」、課程是否洗腦而爭論,其中一個爭論點就是文化史與政治史(治亂興衰)的比例。有意見認為文化史是有意美化中國的洗腦工程,其實可能是捉錯用神。一直以來,雖然社會大眾擔心當局有意強加政治認同於香港青年身上,害怕政治從屬於共產中國。但儒家思想裏的仁政、文學傳統上的政治諷刺及藝術文化裏反映的人文精神都不是為政治認同服務,所以學習文化史是為了讓學生接觸及思考文化裏的優與劣,從而反思自身文化的特色及不足,達到理解作為中國人的文化特徵,能與別國文化作比較找出異與同,最終能在文化上達到知已通異,關懷自身文化並能與異文化溝通,成為具異文化溝通能力的中國人。要達到這個目標,我們必須要細心設計課程,找出每個時代的文化核心精神,放開胸襟讓學生認識文化上的種種優與劣。作為基礎課程的初中中國歷史科,文化史是必要的元素,即使只佔課程很小的課時比例也是值得的。

總之,當局推動中國歷史科成為初中的獨立科目是值得支持的,但當局應站在更高的文化視野及承擔,讓學習歷史成為一種文化使命,為下一代思考如何保育及改造傳統文化。

(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