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整日運動】追求多元尊重差異 多聽學生聲音

撰文:盧浩元
出版:更新:
一位德國社會學家 Niklas Luhmann 說過:人類的唯一共同性,在於每個人都是史無前例且與眾不同。謹希望我們的社會和教育制度,終有一天能重拾尊重差異,建立多元的理念。也是時候,我們的社會要停一停,想一想教育制度、學生成長何去何從。希望推動「學校休整日」,可以令社會聽聽學生的聲音。
盧浩元
我們能否回歸基本,重新探求多元社會、尊重差異的社會理想?也是從根本去處理學生成長、發展和減輕他們的壓力?(《中學》電影劇照)

 若我們能……這世界,可能會有一點點的不同。

近日接連學生自殺情況令人痛心,政府將問題個人化及問題化,無視制度和政策的問題,其實無助解決事件。學生壓力源頭,其中必定看到教育制度精英化、單一化、社會欠缺多元出路。

重新探求多元尊重差異 處理學生成長發展壓力

事實上,每個人、每位學生也是獨特的,有不同的能力、興趣、專長、弱項,教育和社會的理想,應是提供平等機會,讓不同的能力和興趣,可以用最大的程度加以發揮。可現實上,社會的單一及精英文化,卻將「成功」過於簡化,變成只有「學術成績」、「賺錢能力」為量度人的價值的標準

我們能否回歸基本,重新探求多元社會、尊重差異的社會理想?從根本去處理學生成長、發展和減輕他們的壓力?

退一萬步看,中學分級制度(banding),原意是好的,按正常分佈(normal distribution)的方式,將學業能力相近的學生,編配於同類學校,在學與教、課程安排、學生支援上,會較能力差異較大學生放在同一學校為好。可是,現實的社會文化及氣氛,卻將制度的原意扭曲,學生被要求努力讀書以升讀第一組別學校、第三組別學校被標籤為「不好的學校」、學校管理人員以提升等級為目標、非學術的教育活動優次被推到最後,教育「被產業化」也正是一種惡果。

若我們能以能力不同,而不是能力高低的視角,去看待教育;

若我們不再單一化地,把成功和成材等同入讀大學;

若我們能提供更多選擇給學生;

若我們能讓不同能力的學生都有機會實踐自我;

若我們可以將電視劇對白「我不需要孩子賺大錢,只希望孩子開開心心,做一個好人便可」真正實踐;

 ——這世界,可能會有一點點的不同,學生的壓力也可以減省不少。

教育「被產業化」也正是一種惡果。圖為教育局長吳克儉(資料圖片)

筆者早前曾到台灣考察當地的融合教育政策和實踐,除了整體政策比香港前進得多,更可看到理念的大不同。

打破成功的單一定義 提供更多選擇和自主

他們相信,特教(編按:特殊教育)學生也有權利平等參與,他們也可以發揮自己的強處,更重要的是,在教育設計中,讓特教生和非特教生對話,自小開始學習尊重和接納差異。一位小學老師更指出,教育不應只是讀書,而更應是培育社會公民。對公民社會的建立非常重要,在教育和社會制度中,也能提供多元選擇予不同能力的學生。

從融合教育和特殊教育需要的孩子,再推展至整體的學生,譬如說,我們以尊重差異的態度來看待特教生,然後把之實踐於社會的整體氛圍之中,實能打破界限。特教生與非特教生、能力不同的學生、成功與不不成功,凡此種種其實都是社會的建構。

寫到這裡,或許離地了點,說什麼社會建構後,仍是要食飯的,可是筆者希望指出的是,我們需要從制度和政策,打破成功的單一定義,當政府不做,就需民間先行,開拓學業優勝劣敗以外的空間。我們實在不能這邊廂做精神健康教育,那邊廂卻繼續持續功課和考試的操練,我們應真正聆聽學生的聲音和需要,向學生提供一個有更多選擇和自主的社會。

德國社會學家Niklas Luhmann(leonardosai.wordpress.com)

一位德國社會學家 Niklas Luhmann 說過:人類的唯一共同性,在於每個人都是史無前例且與眾不同。謹希望我們的社會和教育制度,終有一天能重拾尊重差異,建立多元的理念。也是時候,我們的社會要停一停,想一想教育制度、學生成長何去何從。希望推動「學校休整日」,可以令社會聽聽學生的聲音。

【編按:作者為正言匯社成員盧浩元。】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