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評】掌握十九大報告三大重點 是確保香港美好前景的關鍵

撰文:湯家驊
出版:更新:

十九大後,北京「宣講團」高調訪港「解說」國家主席習近平於會上的報告,引起特區前所未有的關注和憂慮:究竟中央對港政策是否有變?儘管特區政府不斷強調以往全國代表大會後也有官員到港解說報告所涉及的國策,但記憶中像今次這麼高調的宣講確是前所未有。除了這些宣講團外,不少親北京的機構、學者,以至一些所謂「中間人」也不斷在台前幕後推介十九大報告。這些活動更進一步刺激港人對「一國兩制」之患得患失心情。

平心而論,無論十九大也好,其他中央政府的重要會議也好,要清楚掌握中央對港脈搏,盡量爭取機會了解北京對港的最新中心思想,確實是重要的。重要的原因是港人在無數「一國兩制」所產生的矛盾和爭端下,如何準確判斷變幻莫測的政治形勢、如何立身自處,以至與北京政府在不少議題上據理力爭,均是任何希望大家能全面準確地落實「一國兩制」者所必修的功課。可惜我們不少的政治領導卻不以為然,寧願把頭埋在自己的安全沙堆内,對十九大不聞不問。

另一邊廂,在這眾多宣講、研討和辯論中,我們發覺最少有兩種不同態度;一種是視國家主席的十九大報告如皇上聖旨、金科玉律般,每隻字、每句話,甚至每個標點符號也要仔細咀嚼,不斷尋找弦外之音,細找政策改變之端倪。

從宏觀角度看十九大報告

另一種態度,是以平常心分析整份報告值得留意的地方,重點是細看當今政治形勢下,這份報告所關注的重點。從這角度看,我們要理解的,是這份報告如何承接過去國家的管治,向前展望國家的走勢。如果以此為起點,首先我們留意到,這份報告明顯地是一種「治國、平天下」的宏觀策略。國家正走向富強,對外要有所作為,但對內卻要確保穩定,才可達到所謂復興中華的宏大目標。

對特區而言,這兩要點更尤其關鍵。特區可以不參與對外發展,但卻不容在內製造不穩定。有些人堅持從特區政治著眼看整份報告,這是把特區的重要性看得太大了。當然,在這宏觀的國策中,香港特區是有其位置的。但若在這方面,假想特區是中央治國的中心點,那便太天真了。若我們進一步假想中央對港政策在過去二十年並無絲毫改變,那更是天真得可憐。從中國國勢崛起,至特區競爭力日弱,此消彼長,我們的重要性從整個國家層面來看,必然是有所改變的了。另一種無可否認的改變,是中央與特區關係在過去幾年因政改問題而日漸僵化所引伸的變化。特區部分人士對北京政府日漸喪失尊重和認同,也必然驅使國家領導重新估算如何處理香港問題。這些變化是互動的,是不斷演化的;也可以說是無可避免的。我們不能因此單向地說,中央對港政策「改變」了!甚至盲目揣測北京正在改變「一國兩制」之遊戲規則,和其中一國與兩制這兩重要元素的比重。要準確解讀十九大報告,我們必須牢記以上的重要背景。

如何解讀「全面管治權」

在這長達七十一頁的報告中,有關香港特區的著墨實在不多。一般人只看到中央須「牢牢掌握」對特區的「全面管治權」這句子,便高叫「狼來了」!這是有點以偏蓋全的解讀。從報告第十一章,我們看到中央對港政策最少有三大重點:

一、「嚴格依照憲法和《基本法》辦事」;
二、「履行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憲制責任」;
三、「支持香港、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讓我們逐一看看這三大重點。

應如何理解中央對港的「全面管治權」?(視覺中國)

首先,我們要明白從某一程度而言,這三點只是強調國家對港政策的一些早已存在的元素。這些不是什麼新的建議,只是一些在現今政治形勢下,更須關注的重點。如果硬說是有改變的話,那麼改變只在於盡量突顯一些基本元素的重要性。所謂「嚴格依照憲法和《基本法》辦事」並非新事物。國家以至地方的管治須嚴守憲法是理所當然的,是沒有甚麼可以質疑的。更重要的是,當報告在第一章首次提及「全面管治權」時,所說的卻正是在「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下,「牢牢掌握憲法和《基本法》賦予的中央對香港、澳門全面管治權」。所以這裡談的不是政治和具體對管治的干預或參與,而是在憲制秩序及權力分配上全面無缺的「管治」權。意思是說,中央政府的憲制權力是沒有局限的、是全面的、是屬於管治上的權力的。儘管特區有高度自治權和港人治港權,這並不代表中央的權力有所削減,或在需要時不可行使。這點我們從報告第三章第十二點可以清楚看到;文中是這樣說的:「堅持『一國兩制』和推進國家統一……必須把維護中央對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全面管治權和保障特別行政區高度自治權有機結合起來,確保『一國兩制』方針不會變、不動搖,確保『一國兩制』實踐不變形、不走樣」。在中央心目中,單向地堅持特區高度自治,港人治港是片面的,不準確的。只有強調及保障「全面管治權」為「一國兩制」的一重要部分,「一國兩制」才不會動搖、不會變形、不會走樣。這不代表中央的權力是要削弱或替代特區政府的管治權,只是強調背後的更高權力一直存在,不能漠視。

「全面管治權」與國家安全的關係

第二,整份報告對維護國家安全及領土完整有一個強烈的信息,便是這是國家的底線,不容侵犯。留意雖然報告中有提及「台獨」,但卻從未提及「港獨」。從這角度看,中央可能並不認為「港獨」能成氣侯或屬一急需即時處理的政治力量。但這不代表特區不需準確和適時地履行其維護國家主權和安全的憲制責任。因此,嚴肅對待「港獨」思潮和盡快就二十三條立法,乃一重要信息。

另一點須留意的,是「全面管治權」與國家安全的關係。因為北京認為國家安全與領土完整是一個確實存在的真議題,所以才會出現「全面管治權」的合理性。而更重要的,是在現實政治上,「全面管治權」並不適用於台灣對國家安全與領土完整所引起之挑戰;因此,「全面管治權」乃完全是「一國兩制」下,保障「一國」的最後防線。

「融入大局」是所指為何?

第三,特區必須「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這所指為何?這可能是在三點中唯一有明確改變的重點。回歸二十年以來,, 中央對特區的頭十年可說是持著任由特區自由發展的心態;隨後的十年,國家希望在經濟上特區可以融入國家經濟體制內,特別是珠江三角一帶的經濟融合尤其明顯。但十九大報告所談的,卻是另一層次。現在說的,是「國家發展大局」。這已不單是對內的,而是推向整個世界的經濟發展。在這走向世界的中國火車頭下,特區跟得上固然是好,但若跟不上,也只會是貴客自理,自動放棄的問題。特區要維持一己在中國的重要性,必須要確保不被這衝刺強勁的列車遺留下來。在這方面,「融入」是一關鍵問題。因為特區的經濟能力和國際地位已不再是對整體國家發展而言一股最主要的經濟力量,所以「融入」可說是一種合適和準確的說法。

縱觀這三大重點,其實港人是不需要過分憂慮的。「全面管治權」不代表兩制的模糊化,只是代表特區並非自行走著單一制度之政治實體。在這重新繪畫的圖畫中,尊重國家安全和領土完整,是「一國兩制」之重要元素之一,不能視若無睹,否則在中央眼中便是走樣、變形。向前展望,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是一重要經濟發展方向。只有全面掌握這三大重點,「一國兩制」才可真正得以落實,特區才可確保有一個美好的前景。這才是十九大報告之重心所在。

(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