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備競賽】日本驅逐艦破禁升級變航母?技術、成本、時間大分析

撰文:黃東
出版:更新:

2017 年即將過去,回顧今年全球軍事形勢,除了剿滅伊斯蘭國之外,毫不令人樂觀。

世界軍備發展熱點以三項居首——航空母艦、遠程彈道導彈和氫彈。三者共同點都屬於戰略武器,而且都可以說是圍繞着朝鮮半島為中心展開。只是想不到今年最後幾天航母消息後來居上,而且更是來自被禁止擁有航母之類具攻擊性、戰略性武器的日本。

早在 1990 年代「大隅級」兩棲船塢登陸艦面世開始,以中國為首的國家一直聲稱日本在發展準航母。但這些國家從不理會日本戰艦的真正設計、功能、定位、戰術運用、後勤支援、對艦隊構成、造船工藝、改裝如何困難等影響,以致指控誇張失實、以偏概全。而近年服役的出雲號和加賀號護衛艦,更因為其名字繼承自曾經侵華的戰艦,一直被中方視為假想敵航母對待,鮮有客觀反映實況。而日本人因為曾敗於航母,渴望重新擁有航母的情意結作祟,也忽略了上述幾點問題的重要性。

日本防衛省傳考慮引進可在航空母艦上短距離起飛的F-35B戰機,應對中國日益活躍的海洋活動。並同時計劃改建直升機護衛艦「出雲號」和「加賀號」,讓它們擁有便於F-35B起飛的跳板。圖為「出雲號」。(Wikimedia Commons/Yamada Taro)
+2

首先必須澄清,「出雲級」的定位從來都是遠海反潛直升機驅逐艦(DDH),首要作戰對象為日趨先進的中國潛艇。根據原日本海上自衛隊艦隊司令官山崎真介紹,它在戰術上用於廣域反潛戰,及前年美軍開始試驗性編組的獵潛編隊,屬於分佈式殺傷新戰術的一環,日本對此已在跟蹤研究。所以「出雲級」擁有優秀的反潛能力,能夠搭載十多架反潛直升機,配備專門反潛作戰的指揮中心,及擁有全球數一數二的超巨型艦首聲納,設計時並無改裝打算。有指「出雲級」護衛艦的甲板在建造時特別加厚,就是陰謀,其實只是預留未來搭載重型的 V-22 系列傾轉旋翼機,與搭載戰鬥機風馬牛不相及。

當然,以「出雲級」的容積及排水量,可以改裝成航母。問題是真的這樣容易、快速和化算嗎?這個問題首先應該由造船業界回答,因為觀察很多中外軍方言論,也只是外行看熱鬧,遑論一般軍迷了。

毫無疑問,歷史上船艦改變用途,甚至把民船變航母的例子多不勝數。例如人類第一艘航母——英國皇家海軍的百眼巨人號(HMS Argus);日本 1937 年的「優秀船舶建造助成施設」計劃,就催生了包括變身成大鷹號和隼鷹號航母的新田丸及橿原丸遠洋郵輪,稱為特設航母;35 年前在福克蘭戰爭被阿根廷擊沉的英國大西洋運輸者號改裝航母(MV Atlantic Conveyor),都是民參軍的成功例子。

英國皇家海軍的百眼巨人號(HMS Argus)。(Wikimedia Commons/U.S. Navy)

問題是艦載機日趨精密並走向隱形的新世紀,改裝後的設施就代表適用嗎?

不要說把民船變成航母,就算把航母改裝也極為困難。今年開始大修改造的俄國庫茲湼佐夫號(Admiral Kuznetsov),目前工程人員叫苦連天,可以斷言不會按期三年後復出。俄方為印度改造的超日王號航母(INS Vikramaditya),延期、超支、工程意外頻生,最後質量仍不如人意。

中國的例子更有代表性,買來俄國姊妹艦瓦良格號(Varyag)後,工程圖紙基本齊備,也得到烏克蘭工程師幫助,共花了七年時間,死亡 15 人,耗費過百億美元,才變成今天並無真正戰鬥力的遼寧號。請注意,大連造船廠是以 24 小時三班倒的戰時速度,在和平時期改装及生產兩艘航母,今天的日本還可以嗎?

今年開始大修改造的俄國庫茲湼佐夫號(Admiral Kuznetsov),可以斷言不會按期三年後復出。(Wikimedia Commons/Ministry of Defence of the Russian Federation)

或許有人會舉例,1942 年 5 月珊瑚海海戰中,受重創的美國航母約克鎮號(USS Yorktown),奇蹟般用三天大致修復,再參與 6 月初的中途島海戰,大出日本人意料之外,一舉扭轉了中途島戰役的結局。

但幾十年的技術跨度,這些人可知道難再複製歷史嗎?更別說現今配套的 F-35B 隱形戰機,複雜程度、維護工作絕非當年的 F-4F 野貓式螺旋槳戰鬥機可比了。

很多事情只是外界以為當然的神話,正如參與遼寧號改造的工程人員回憶,難度之大絕不下於新造一艘航母(其實成本也一樣)。日本戰後從未有這方面經驗,技術、人才、成本、時間都是問題,你真的以為用 3D 繪圖加上 3D 打印機,就能把出雲號由驅逐艦變成航母?

上面說的還只是表面問題而已,反正這個日本與外國共同炮製的笑話才剛剛開始。假如它真的變身成功,也不會是「想當然」的 2020 年了。

(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