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評】泛民初選甚具「香港特色」,能否團結一致尚待考驗

撰文:梁啟智
出版:更新:

香港首場大規模初選終告落幕,作為一種香港罕見的選舉模式,我們可以學到什麼?相對美國於上世紀六十年代便開始普及的總統初選,今次香港的民主派初選固然只屬嬰兒學步。筆者參與了其中一個團隊的競選工程,發現這場初選甚有「香港特色」,值得各界日後細心分析。

先看參與率。這次民主派初選的參與程度雖然比主辦單位預計要高,多個票站都出現人龍,但相對美國來說還是一個十分低的水平。以新界東為例,這次參與初選的人數相對於二零一六年的立法會換屆選舉中的民主派得票,只有5%左右。相對來說,在美國林林總總的初選當中,從選國會眾議員到總統候選人的,初選對總選的參與度比例不難找到三、四成,甚至是超過七成的例子。這樣看來,香港的民主派初選的參與度還相對地低的。

當然,今次民主派初選的票站數目極少,參與人數想多也多不起來。以新界東為例,正式選舉有超過一百個票站,初選票站卻只得五個,也就難怪人數只有5%了。票站不能多,當然和民主派資源不足有關。香港人傾向又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捐款政黨或社會團體十分吝嗇,民主派長期積弱是個惡性循環。

票站數目極少的後果,是票站的位置和方便程度可能很大程度影響選舉結果。從大會公佈數字可見,各票站的票數十分不平均,而且和各區人口比例並不吻合。據知在競選期間,各陣營和大會就票站位置有不少爭論。可以想像日後如果再辦初選,而票站數目又無法增加的話,票站位置將會成為最重要的爭議。

部份票站出現人龍。(余俊亮攝)

順帶一提,今次初選有參與人用旅遊巴接載選民到票站投票,引來個別陣營的一些我認為未免過火的批評。考慮到選區之大和票站數目之少,提供交通工具以降低參與門檻是任何民主支持者的應有之義。租一架旅遊巴全日所需的費用相對於整體競選經費來說也是低得不值一提,談不上是金權政治。我們亦不應以精英心態覺得上旅遊巴去投票的選民都是沒有分析能力,他們的一票不比其他人的有價值。這件事的唯一爭議之處,是明知票站數目不足的前提下,各陣營應協助大會提供中立的接送服務,便能避免爭議。

說到支持者的動員,今次民主派初選的另一「香港特色」是大家都說不清投票者當中有幾多是最堅實的民主派,也即是「深黃選民」,又有幾多是順道支持一下的路人。美式初選有分封閉式和開放式,封閉式只限有註冊的支持者參與,開放式則全民參與。開放式的好處是避免黨內激進派壟斷決定權,壞處是投票者未必十分熟悉政治,甚至隨時引來敵對政黨前來搗亂。今次民主派初選是以開放式進行,「淺黃」也歡迎;但同時參與率又十分低,「深黃」或者才是主體?

正正因為這點不確定,各參選人在過去一個月似乎都在摸索「港式初選」的競選模式應該是怎樣的,沒有清楚主題。要互相攻擊嗎?民主派的支持者似乎不太想見到太明顯的同路人爭執。要顯示自己最有實力勝出補選嗎?甚麼叫實力往往言人人殊,最後變成各說各話。要介紹政綱和議政能力嗎?這些事情正常選舉都不會有人留意,更別說是初選了。

大家對各初選候選人的政綱和議政能力知道多少?(資料圖片)

美式初選曠日持久,歷時超過半年,選民也習慣參選人之間會互相攻擊。今次民主派初選只有一個月,參選人連建立知名度的時間也沒有,更別說測試不同策略。怎樣才是「港式初選」中可被接受的競選方式,相信還要再經歷多次才能成形。

尚待考驗的,還有初選結果出爐之後,要用多少時間才能團結一致。當年希拉里落選總統,其中一個說法就是怪責她和桑德斯在初選階段鬥得太狠,之後桑德斯回頭幫忙站台太遲。選舉總是得罪人多的時候,之後要修補不是想做到就可以做得到。

另一個可從美式初選借鏡的地方,是從初選到總選期間,候選人如何平衡立場,向普遍中間選民靠攏,同時不得罪激進派。這點在香港將會十分明顯,二零一六年新界東補選時楊岳橋又要戰周浩鼎,又要擋梁天琦,就是一例。

最後,初選對選民來說也是一場考驗。到底該只問政治立場,還是支持立場不一定完全一樣,但看起來在總選最有勝算的人出選?這條被稱為 electability 的問題,在美式初選恆之以久,相信今次「港式初選」也有不少選民因此掙扎。此外,到了結果揭曉,如果不是支持者出線,總選時會否拒絕投票?這種選民,在美國叫「彪馬」(PUMA, Party Unity My Ass 的意思)。要不要當「彪馬」,又是另一個對選民的考驗。

現在特朗普能成為美國總統,其中一個主因是希拉里的票源在不少州分被第三黨扯走。同樣的事情,在香港當然可以發生。說到底,民主派支持者要問的,是要不要以政治潔癖來對待立法會議員,只要有一項政治立場不同就拒絕支持,弄得寧願另一個每一項政治立場都不同意的候選人當選也在所不惜。

如果你問我,我會說在一場單對單的對決當中,這樣想未免太理想主義和離地萬丈了吧。

(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