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的後裔】戲裏戲外 韓國軍隊的戰爭與和平

撰文:許楨
出版:更新:
或許是因為戰爭暴行,或許是因為傷亡慘重,韓軍首次出國參戰就是越戰,此後數十年,卻再也不敢派兵海外…然而,近年情況有變,韓軍似乎走出了越戰陰影,海外派兵從維和轉變為特種作戰,這就是《太陽的後裔》一劇的時代背景。
許楨
《太陽的後裔》戲裏戲外的恩怨情仇、歷史糾葛,同樣引人注目、發人深省。(網上圖片)

可能因為韓國適齡男性人人有當兵經歷,而該國首都首爾,亦長期籠罩在朝鮮核武的陰霾下,相比起中、日、臺、港,該國以戰爭為題材的電影特別多。較著名的有李英愛擔綱的《JSA 安全地帶》、重金打造的《實尾島》、韓國首部 3D 戰爭片《延坪海戰》等。而人氣電視劇《太陽的後裔》,率先在韓中兩國同時播出,如今登陸香港,不只成為娛樂風潮,更引起外交風波。戲裏戲外的恩怨情仇、歷史糾葛,同樣引人注目、發人深省。

越戰傷痛帶來陰影 韓國從參戰退至維和

誠如本周一《香港01》報導,就像改革開放至今近 40 年的中國,仍然忘不了抗戰、韓戰傷痛。近日有越南記者 Tran Quang Thi 痛斥,在越戰之中,韓軍就是美軍旗下最凶殘的「傀儡軍」,燒殺老幼、強暴婦女、施放毒氣、無惡不作。單單根據韓國學者鄭久秀親身探訪,被害越南平民就達 8,000 人。Tran Quang Thi 認為若越南播出《太陽的後裔》,展現劇中韓軍陽光、友好、參與國際維和行動的一面,無疑等同「國恥」。事實上,當年韓軍犯下太平村屠殺,至今尚未向越方道歉、賠償。

韓國軍人在越南盤問當地百姓。(網上圖片)

韓軍首次出國參戰就是越戰,或許是因為戰爭暴行,或許是因為傷亡慘重,此後數十年,卻再也不敢派兵海外。從 1964 年 9 月到 1973 年 3 月,8 年半當中,韓軍在越南付出逾 5,000 死、近 12,000 人傷的代價,戰敗離場。直到 1991 年,再受美國邀請,韓國才派出 314 名「非作戰人員」在海灣戰爭登場。

1991 年韓國加入聯合國,即於 1993 年派出「常綠樹部隊」到索馬里,首度參與維和行動。《太陽的後裔》男神劉時鎮(宋仲基飾)也是聯合國維和部隊一員。然而,和劉時鎮所屬的「特戰部隊」作戰精英不同,初期參與維和的韓軍,大多從事工程、救援、賑災等非戰鬥工作。但其足跡,已漸次遍及安哥拉、東帝汶、阿富汗、伊拉克、黎巴嫩、南蘇丹等地,累計人次以萬計。作為聯合國後來者,劉時鎮的母國與部隊,在維和行動上不可謂不積極。

特種部隊參戰 《太陽的後裔》反映時代背景

然而,近年情況有變,韓軍似乎走出了越戰陰影,海外派兵從維和轉變為特種作戰,這就是《太陽的後裔》一劇的時代背景。如今,韓軍有 310 人「青海部隊」在索馬里海域護航,駐阿富汗「阿瑟拉部隊」為 232 人,在南蘇丹的「哈恩部隊」則為 290 人。細心一看,都是300人上下的營級單位。劉時鎮所在「太白部隊 707 特戰營」,也是同等規模,該劇可謂有根有據,製作精良。劇中劉時鎮長期配戴707戰隊的「黑色貝雷帽」,不只為了「型仔」,更反映其所屬「太白」特戰營,並非聯合國維和部隊「藍色頭盔」(Blue Helmets)之一。

劇中劉時鎮配戴的「黑色貝雷帽」,不只為了「型仔」,更反映其所屬「太白」特戰營,並非聯合國維和部隊「藍色頭盔」(Blue Helmets)之一。(網上圖片)

事緣 2009 年底,韓國通過了「參與國際聯合維持和平活動相關法案」,將參與聯合國行動的常備部隊總數,確定為旅級規模,即 3000 人。次年 7 月,韓軍建立專門外派部隊「國際和平支援團」。2014 年底,該國國會國防委員會通過「海外派兵法」,擴大駐外規模。從此,韓軍得到政府授權和法理依據,可以接受聯合國以外,多國部隊或特定國家邀請,單獨派駐海外。由此,韓軍完成了從「維和」到「參戰」的轉身,可參與維持治安、人道救援、災後重建以外的作戰任務。

如此,將有利「劉時鎮們」更有效地履行維和使命,還是讓韓國、韓軍捲入無休止的地區衝突之中?作為「太陽的後裔們」,韓軍在越戰害人害己的夢魘,就是否永不再臨?在良好的願望下,恐怕已無人敢斷言了。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