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美歐講到中、亞:強人政治的昨天、今天、明天

撰文:許楨
出版:更新:
回首21世紀頭十年…從東到西、由南至北,一錘定音、強政勵治的施政風格,竟又逆歷史大潮、捲土重來?…相比起特朗普、霍費爾,杜特爾特、埃爾多安、習近平三人崛起,無論對內、對外,都有着更堅實的基礎…卻同樣因為「強勢領導」,而造成內外矛盾…當強人把所有名、位、權都集於一身、猶如帝皇;所謂「萬方有罪,罪在朕躬」,恐怕就成了「求仁得仁」的結局了。
許楨
前英國首相戴卓爾夫人(左)、前美國總統列根(右)(Getty Images)

自從1980年代末冷戰走向結束,「強人政治」彷彿不分東、西,一度成為舊日煙雲、此情不再。大西洋兩岸、英美強悍大右派——戴卓爾夫人、列根總統,不只完成任期,名列當代領袖典範;更挾「冷戰勝利者」餘威,將權力交予保守、共和兩黨繼任人。可惜,接手的馬卓安、老布殊,都因雄主在前,而被視為弱勢領導,最終黯然下台。

曾經告別的「強人政治」 是否正捲土重來

在新舊世紀之交,聲勢上揚的發達國家,西方的英、美、法、德,亞太的日、韓、澳都換上自由派,甚或中間偏左的國家元首與政府首腦,較具代表性者有克林頓、貝理雅、密特朗、施羅德、鳩山由紀夫、盧武鉉、陸克文;而國勢轉弱的東歐、原蘇聯、阿拉伯諸國,各大政治家族、軍事強人,不是被北約連根拔起,就是抵不過一場接一場的顏色革命。

回首21世紀頭十年,無論是處於上風還是下風一方,世界各國都不再流行高舉「民族主義」大旗,或厲行鐵腕統治的強人。及至近年,情況彷彿有變。難道,從東到西、由南至北,一錘定音、強政勵治的施政風格,竟又逆歷史大潮、捲土重來?如今,諸位「強人」先後獲得關注,究竟只屬曇花一現的偶然?還是風潮又變、勢所必然?

霍費爾(左)、特朗普(右)(資料圖片)

筆者相信,目前頗為吸引眼球的「強人」,可根據其崛起背景、權力基礎,粗分為兩類。

第一類「強人」:誇張言行、煽動族群情緒

第一類代表,包括勢將代表共和黨出戰總統大選的「超級土豪」特朗普;另一例子,是幾乎出任奧地利新總統的自由黨黨魁霍費爾(Norbert Hofer)。上述以誇張言行、煽動族群情緒的政客,嚴格而言,不算是強人,僅隱約帶有「極右狂人」上台前的身影,和擅長街頭煽惑的列寧、希特拉,依稀相似。

特朗普、霍費爾躍起,反映社會中下層對移民、難民、偷渡客的排斥與憂慮。此類極右政客的誕生,有如全球化的副產品、雙生兒,雖不一定扭轉大局,卻會長期存在。

(左至右)菲律賓候任總統杜特爾特、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資料圖片)

第二類「強人」:國力上升、燃點起國民雄心

眼前有另一類「強人」就要真實得多,其崛起也複雜得多,當中包括2016菲律賓總統大選勝出者——達沃市市長杜特爾特(Rodrigo Duerte)、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以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

上述人等遠比特朗普、霍費爾值得注意,是菲、土、中三國因全球化而勃興之餘,卻並未受到移民問題衝擊。其國民並非出於受移民、難民、偷渡客長期困擾而右傾,進而支持對外強硬的領袖。相反,三國「強人」崛起的背景,是這三個亞洲國家自冷戰結束至今,總體國力上升,燃點起國民「擺脫西方、當家作主、建立強國、振奮民族」的雄心。

過於強勢領導 易造成內外矛盾 引火自焚

就此而言,菲、土、中三國——尤其是後兩者的國民——都渴望帶有強烈民族主義、不怕與鄰邦甚或美國碰撞的強者出現,所為的,並非是被動抵禦湧入的「外人」,而是期望積極地把國力投射到「境外」去。與此同時,這三個亞洲新興國家仍屬「後進經濟體」,法治、安全、社會公平仍待改善。因此,面對內政和民生,三國民眾又期待有強人可以肅貪、治惡,由「強力部門」以惡治惡,即便「規避法律」亦在所不惜。

可見,相比起特朗普和霍費爾,杜特爾特、埃爾多安及習近平三人的崛起,無論對內、對外,都有更堅實的基礎。問題是,撇開仍未上任的杜特爾特不談,埃氏、習氏卻同樣因為「強勢領導」而造成內外矛盾。對內,埃爾多安才撤換了同出一黨的總理——達武特奧盧,但土耳其尚未按埃氏意願修憲,把內閣制改成總統制,因此,一名「虛位元首」為何得以逼退民選政府首腦?此舉是否知法犯法、破壞憲制?

習近平閱兵(新華社)

與此類近,近日風聞習近平、李克強激辯中國經濟發展方向,無論誰勝誰負,爭論出現本身已響起警號。自中國入世至今,無論是「江澤民——朱鎔基」,還是「胡錦濤——溫家寶」,黨總書記和國務院總理的分工,不是早就涇渭分明、行之有效?為何習近平又親自領導多個改革委員會、發展小組?太過強勢領導,一旦形勢不妙,會否因為「防火牆」的失卻,而引火自焚?

此外,解放軍在東海、南海的強勢,莫非要用轟炸機和航母為「一帶一路」護航?難道讓周邊大小國家愈趨警覺,反而有利中國提倡「互利互通」的共享經濟?

總之,Democracy 的直譯不是「民主」而是「分權」。當強人把所有名、位、權都集於一身、猶如帝皇;所謂「萬方有罪,罪在朕躬」,恐怕就成了「求仁得仁」的結局了。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