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稿】致立法會議員公開信:莫墮政治圈套 醫委會改革影響深遠

撰文:投稿
出版:更新:
政府在法案中表明希望透過醫委會改革,便利非本地培訓的醫生來港執業。一旦醫委會失衡,政府將可肆意降低境外醫生來港執業的門檻,甚至終有一日讓非本地醫生免試執業亦非天方夜譚…內地醫生的在港執業試合格率一向較其他國家低,假若執業試的難度降低,令更多本來不合資格的醫生流入香港,香港的醫療水平將嚴重受損,惡果將由醫學界和市民共同承擔。
中大醫學院學生社會時事關注組醫燃及港大醫學生時政關注組青醫匡時
醫委會改革方案包括增加4名業外委員,該4名新增委員均由特首委任。但政府為回應醫學界訴求,將2名業界委員由委任改為由醫專投票選出,簡稱為「4+2-2」方案。(資料圖片)

各位立法會議員:

日前曾鈺成主席將梁家騮議員提交的11萬項修正案全數否決,醫委會改革草案表決在即,草案通過將不止影響醫學界專業自主,更牽繫全港市民健康福祉。立法會議員矢志為市民服務,有責任為香港的醫療水平把關。我輩憂患難當,特此來函闡述為何不能讓此草案通過,希望議員能撥冗覽閱。

改革醫委會 維護民康為先

香港醫務委員會根據《醫生註冊條例》而成立,具批核註冊及監管醫生的權力,同時負責執業考試及制訂專業守則。現時醫委會共有28名委員,業內選舉及特首委任者各佔一半,其中24名為醫生,另有4位由特首委任的業外委員。

醫委會審理投訴案件需時過久,於研訊中增加業外人士的參與實屬理所當然,而業界亦普遍認同醫委會必須改革,以保障病人利益。條例草案之癥結在於行政長官於醫委會內權力過大,屆時特首要操縱醫療專業易如反掌,影響全港市民的健康。

醫委會失衡 勢成橡皮圖章

政府的最新建議為增加4名業外人士,同時將醫學專科學院的2席,由委任改為選舉產生。其中特首委任的業外委員所指為誰,實於各大學校委會內可見一斑,我等決不能讓醫委會步其後塵。

雖然數字上選舉和委任委員人數相同,惟醫學專科學院的2席選舉辦法尚未確定,若只由醫專委員會26人的小圈子產生,實在有利政府控制。

此議案賦予政府決定性的權力,醫委會將無力抵抗任何不利市民大眾的提案。

醫學界染紅 惡果共同承擔

政府在法案中表明希望透過醫委會改革,便利非本地培訓的醫生來港執業。一旦醫委會失衡,政府將可肆意降低境外醫生來港執業的門檻,甚至終有一日讓非本地醫生免試執業亦非天方夜譚。

醫生的註冊制度本身並不排外,海外醫生來港應考執業資格試合格方能執業的規定,旨在保持香港醫生的水平。《醫生註冊條例》中的「海外醫生」包括其他國家及內地的醫生,而內地醫生的在港執業試合格率一向較其他國家低,假若執業試的難度降低,令更多本來不合資格的醫生流入香港,香港的醫療水平將嚴重受損,惡果將由醫學界和市民共同承擔。

綑縛式草案 民生包裝政治

梁家騮(右)提出6+6方案,但初步不獲局方接納。(資料圖片)

「引入業外意見」以及「選舉委任比例」本為兩個相關但不相綑的議題。業界早在半年前已提出更完善的方案,例如梁家騮議員的「6+6方案」──於政府草案之上再行新增6席業界選舉委員,既可增加公眾參與度,亦可同時保持專業自主,政府卻一意孤行不予接納。

業界亦曾提出設立獨立於醫委會的投訴委員會,投放更多資源改善研訊機制,既能夠避免醫委會中委任成員過多,亦能加快研訊過程,偏偏政府有意無意避而不談,令人生疑。

政府把增加業外參與和加強政府管控綑縛在同一草案之中,並設下少於3個月的諮詢期,根本沒有足夠時間讓市民及業界討論。政府為政治考慮,倉卒在立法會會期完結前把草案通過,意圖十分明顯。

若各議員打算支持議案,請拿出有力理據,而非盲目贊成。任由議案通過,各位將要承擔令香港醫療水平下降的風險。降低執業醫生門檻,勢必損害巿民健康,後果非同小可。立法會選舉在即,還望議員三思而後行,否則選民定必票債票償。

 

中大醫學院學生社會時事關注組 醫燃

港大醫學生時政關注組 青醫匡時 謹啟

 

【編按:原題為〈醫委會改革影響深遠 衛民康莫墮政治圈套  致全體立法會議員公開信〉,現題為編輯所擬。】

(本文為投稿,稿件可電郵至iwanttovoice@hk01.com;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