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罩袍與布堅尼】禁穿伊斯蘭服飾 豈會有助難民與德國社會融合

撰文:子雋
出版:更新:
總理默克爾所屬的基督教民主聯盟提出,認為罩袍不適合德國社會,在德國生活的伊斯蘭婦女,應該脫下面紗讓人「見臉」,強調措施為促進融合…我在不同種族聚居的首都柏林生活了大半年,都幾乎沒有見到有伊斯蘭婦女穿上罩袍,只是間中見到披上頭紗見臉的穆斯林婦女。若禁令實施,可能只會令穆斯林女性被邊緣化,留在相關種族的社區生活,與融合背道而馳。
子雋
德國內政部將推出反恐新措施,有意禁止穆斯林婦女穿「波卡」罩袍。(路透社)

法國的布堅尼風波,觸發國內外的政治爭議,也加深西方國家與伊斯蘭世界之間的矛盾,多個西歐國家正計劃步法國後塵,禁止伊斯蘭女性服飾,包括去年接收過百萬名難民的德國。

法比經驗證實 禁穿罩袍無助反恐

今年七月,德國連環發生襲擊案,部分涉及難民犯案,更疑與極端組織伊斯蘭國有關。當地隨即展開反恐行動及保安措拖,包括褫奪加入極端主義組織的雙重國籍公民的德籍、加快將犯罪的移民遞解出境等。

而最為矚目的,莫過於禁止在公共場所,包括政府機構、學校、法庭或駕駛時,穿著伊斯蘭女性的罩袍(Burqa),即由頭到腳覆蓋布紗的伊斯蘭女性傳統服飾,即使單純戴上只露出眼部的頭紗亦被禁止,所有公民最低限度要見臉。有關提案由總理默克爾所屬的基督教民主聯盟提出,認為罩袍不適合德國社會,在德國生活的伊斯蘭婦女,應該脫下面紗讓人「見臉」,強調措施為促進融合。

不過,德國政府似乎想得理想,促進融合、打擊恐怖主義,豈能脫下罩袍就可做到。

早於2011年,法國與比利時已全國性禁止在公眾地方,穿著遮蓋全身的罩袍,甚至要罰款或監禁。不過,由巴黎、布魯塞爾到尼斯的恐襲,已說明此舉無助打擊極端伊斯蘭主義,而且最近各沿岸城鎮提出布堅尼禁令,左右派別間政治角力,風波更延至法院層面,不但未有平息,反而令社會進一步分化。

法國尼斯沙灘上一名女子,被指在警員要求下,當眾脫下伊斯蘭服裝。(Vantagenews.com)

執政聯盟提出禁袍 為爭選票對抗極右?

再看德國,當地移民與難民局曾經進行研究,發現國內超過三分二穆斯林女性都不會披頭紗。我在不同種族聚居的首都柏林生活了大半年,都幾乎沒有見到有伊斯蘭婦女穿上罩袍,只是間中見到披上頭紗見臉的穆斯林婦女。若禁令實施,可能只會令穆斯林女性被邊緣化,留在相關種族的社區生活,與融合背道而馳。

到底禁止穿著罩袍是為民族融合?為國家安全?還是執政聯盟只為明年大選籌謀,爭取保守選民支持,對抗極右派別反對難民政策的聲音?

自去年的歐洲難民潮,德國接收過百萬名難民,總理默克爾一直主張「開放大門」的難民政策,積極提倡融合,政府與民間團體向難民提供源源不絕的物資、住宿、津貼等。然而,協助難民走進社會生活後,並非單靠派水派飯、令他們有瓦遮頭般簡單,難民無了期等待庇護審批,人在異鄉面對外界的眼光,心理支援也很重要。

去年底,柏林舊機場難民營發生打鬥事件,及後當局加強保安,門口有警衛守候,進入營內需要檢查,某程度上是與外界分隔。有營中難民曾經透露,營內環境擠逼,十多人擠在一室,來自不同地方的他們,生活習慣不同,自然易起衝突。不過,當局正計劃進一步擴建該難民營至安置7,000人,試問在這樣一個環境下,聚集數千人居住,一般人也會容易出事,何況是經歷生死、漂泊異鄉的難民。

布堅尼是一種覆蓋全身的泳裝,專為穆斯林女性而設。(路透社)

協助難民融入 非派水般簡單

曾接觸過不少德國人,他們都認為有必要協助逃離戰火的難民。不過,在民族意識與文化差異下,所謂的包容與大愛,有時候口裏說好,身體卻很誠實。有柏林的義工組織發起計劃,安排已獲批尋求庇護者與當地居民同住,藉此提倡融合,但此風未見得在社會中普及。

此外,德國政府早前推出融合法案,向難民提供工作機會、教育及職業培訓,但同時要求他們要學懂一定程度的德文,否則不獲永久居留權。德文向來被公認是世上最難學習的語言之一,未必人人有語言天分,在短時間內上手,對於難民來說實是困難,難以融入德國生活。德國人向來捍衛自己的語言,在政府或公共服務等部門,均以德文為主要服務語言。記得有一次到稅局,明知「行規」要說德文,卻不經意先說了一句英文,卻換來職員冷冷對待:

「這裏是德國,你最好還是要懂一點德文。」

於是,我把僅有學懂的德語統統拋下,才換來職員180度的態度轉變,有禮地解決疑難。他們捍衛本土語言的態度,正如香港人捍衛廣東話一樣,實是理解,但若不小心處理觸動紅線,或令人有排外的觀感。面對40多萬不懂德文、尋求庇護的難民,語言溝通的障礙將成為融合的一大關卡。

德國連環恐襲發生後,當地一項民調顯示,雖然過半數人認為未因受恐襲影響而感到擔憂,但六成六人已不再相信默克爾一年前許下「我們做得到」的承諾,能夠應付這場難民危機。而一場罩袍禁令,或許使融合之路更為崎嶇,若然未能化解彼此間的文化差異與價值觀,融合只為空談,永遠也做不好。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