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比較霸權:戰後新加坡及香港的華文學校政治

撰文:沈旭暉國際學術台
出版:更新:
在新加坡的建國故事之中,發展本土意識是重要基礎、不能抹煞的一環。今天香港的論者,只看到新加坡的成功,卻有意無意忽略其成功故事的起始點……
沈旭暉國際學術台
新加坡與香港值得比較,是因為兩地都曾是以華人為主的英國殖民地。

台灣學者黃庭康的作品《比較霸權:戰後新加坡及香港的華文學校政治》,是一部社會歷史研究著作,探討了二戰前後新港兩地族群結構以及本土政治環境有何差異,從而解釋雙城華文教育發展軌跡乃至與中國的關係為何及有何不同。所以比較新港,是因為兩地都曾是以華人為主的英國殖民地。

介紹這本書有兩個原因:

第一, 香港輿論喜歡比較新加坡與香港,但往往忽略雙城歷史發展軌跡的差異,及其對當下乃至未來的影響,這顯得香港流行的新港比較相當單薄與粗糙;
第二,現在流行的政治說法,是「我們都是血濃於水的中國人」。但新加坡華人卻不難發現自己與中國大陸人之間的距離。新加坡建國前後,受何種外圍形勢影響、塑造了何種身分認同的過程,能令我們對自身身分有更多省察、明白身分建構並非只限於血緣種族。

英殖政府眼中的新、港兩地華校問題

19世紀中後期,清政府了解到尋求海外華人支持之必要,於是在各國建立領事館與支援中國文化教育,以滿足清政府利益。1912年滿清被推翻後,新成立的中國政府繼承清政府的海外華人政策,繼續在國際間進行聯繫海外華人的活動。

清政府與國民政府都奉行血緣原則,意思是只要父或母其中任何一方為中國人,就會被視為中國公民。這政策令不少新加坡的華人同時擁有中國人與在地身分,這些以中國為中心的新加坡華人亦積極推動當地的華文教育;而香港則因為本身的地理位置、且華人人口較多,其華文教育步伐較貼近中國。自1912年起,中國廣東省政府的教育部門要求香港華校向國民政府註冊,同時使用與中國大陸相同的教材。入讀香港註冊華校的學生,亦可免試入讀中國學校。

新港兩地華校受中國教育制度影響,令殖民政府憂慮,中國民族主義和反帝國、反殖民思想會否因而藉此輸出,故此新港殖民地政府都希望加強控制華校,以維持殖民地穩定。

新加坡擁有多元種族社會結構。(路透社)

新加坡──三族交融的土地

新加坡與香港的不同處,在其多元種族社會結構:新加坡有華人、馬來人和印度人等主要族群,雖然馬來人是新加坡的「原生族群」,但華人卻佔人口大多數。1874年,英國人與多名馬來蘇丹簽訂條約,某程度上確立了馬來人「大地之子」(Bumiputera,或譯「土著」)的地位。這份條約對新加坡影響頗深。

英國人偏重馬來人的政策,為華人與馬來人的種族衝突埋下了伏線。二戰期間日本佔領新加坡,加深了兩族群之間的矛盾;戰後新加坡華人民族主義意識高漲、同時馬來人視華人為外來者,因此華人與馬來人皆視對方為敵對的「他者」。

為消弭族群矛盾,戰後的新加坡政府需要從教育入手,重塑各族的共同體意識,並促進華人的本土意識、令他們從效忠中國轉為效忠新加坡。但初期殖民政府強硬地以「去中國化」為目標改革教育課程,曾引起一些華人反對與不滿。

1955年,新加坡舉行了林德憲制確立之後、大部分議席經民選而非委任產生的重要選舉。當時傳統的親英政黨未能得到華人選民支持,最終勞工陣線勝選為新加坡執政黨,並取得有限度的自治權。新政府成員大都主張反殖。勞陣為了博取華人好感,承諾加速去殖化,並提出一套「馬來亞化」的新加坡「本土論述」,從而令本地華人易於接受課程改革。因政策嘗試淡化中國的影響力,故此英國與馬來人沒有太多異議。

1959年,人民行動黨在選舉中大勝繼而執政,他們延續「去中國化」的本土化政策方向、建立了我們現在所認識的新加坡。

新加坡值得學習 問題是學習什麼?

建國前後,除地緣政治考量外,新加坡政府一直面對被馬來人批評建立「小中國」的壓力,因此推行華文教育之時有相當大的制肘、需要按馬來半島情況推行「本土化」教育。香港這方面的包袱較少,推行華文教育的過程也較順暢,因此相較新加坡,香港華人有較強的「中國意識」。本書其實說明了,教育是政治的核心以及形塑身分認同從而服務政權需要的工具。

本書的歷史比較,對香港有一點重要啟示:

在新加坡的建國故事之中,發展本土意識是重要基礎、不能抹煞的一環。

今天香港的論者,只看到新加坡的成功,卻有意無意忽略其成功故事的起始點,同時在香港當下語境之中,本土意識被視為政治忌諱;可以說,香港流行的星港比較,只是一種選擇性而非全面透徹的比較。

或會有人以這段星港歷史比較,疑問若然香港中國意識較強,為何香港主權移交後仍有「人心未回歸」的問題?只內向地凝視香港情況,這個問題不太易答,而這本書正好提醒我們,新加坡的經驗能夠幫助我們認識香港。

常有人提倡向新加坡學習,卻忽視了發展本土意識是其成功的重要基礎。(資料圖片)

身分認同屬個人選擇,而不同地方的歷史脈絡,其實會影響這種個人選擇。例如李光耀曾在《新加坡賴以生存的硬道理》說:

你以為你是華人,就可以融入他們;但不是這樣的。你和他們已經很不同了,我們已經不一樣了。就好像美國人和英國人之間,或者跟南非白人,是有不同的。還有澳洲人、新西蘭人、英國人。

香港與新加坡曾為英帝國的遠東港口城市,雙城歷經英治、混雜東西文化後,世界觀自然容易相近,這就意味星港人與中國大陸人不會因為所謂同種,就會自動成為高同質性的族群;事實上,即使在中國大陸內部,也不乏族群意識的分歧,廣東與湖南人,就曾有過獨立主張。這本書為我們留下了兩個延伸思考──族群如何構成?港口城市有何獨特性格、發展了怎樣的一套的世界觀?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