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洲記招.博評】看高官答問題 也看記者如何問問題

撰文:李立峯
出版:更新:
昨日下午,梁振英聯同數位高官舉行了一個全港矚目的記者招待會…會後,社交媒體上有些人批評現場記者問得不好。我的關注點不在提問水準,只是從分析的角度,看記者和官員互動;看完記者會之後,有幾點個人觀察。
李立峯
(黃永俊攝)

昨日下午,梁振英聯同數位高官舉行了一個全港矚目的記者招待會。若只從「食花生」的角度看,記招也可算「沒有令人失望」。只是跟絕大部份官方記者會一樣,你不能預期官員能開誠佈公,盡釋公眾疑慮。

若只從「食花生」的角度看,記招也可算「沒有令人失望」。(李澤彤攝)

個人而言,就算「同情地了解」政府的說法,非正式的lobbying也許是常態,但因對方在頭兩次會面時強烈反對就更改計劃,by definition就是妥協。

同時,政府沒有說出橫洲發展第二期和第三期的任何時間表,也沒有表示有沒有為該兩期在做任何準備工作,那就很有屈服的意味。以實際行動而論,現時跟擱置了第二第三期,沒有什麼分別。

問問題原非記者天職 更不獲新聞界接受

不過本文並不是想談橫洲發展本身。作為做傳播研究的人,在看記者會時,有時也會留意記者如何發問。在新聞學研究中,「journalistic interview」是個頗有趣和重要的課題。美國學者Michael Schudson寫過一篇文章,講the history of the news interview in American journalism。文中指記者通過訪問獲取訊息,其實是在19世初末才由歐洲傳入美國的。早期美國記者還對做訪問非常反感。Schudson引述19世紀著名美國記者Edwin Lawrence Godkin的話:

「訪問是由一個自私的政治家騙子和另一個報紙記者騙子共同製造出來的。」</BR>([Interview is] the joint production of some humbug of a hack politician and another humbug of a newspaper reporter.)

記者如何做訪問 直接影響大眾接收的資訊

新聞界後來接納「訪問」,涉及社會文化、政治和媒體生態的轉變,在此不贅。由20世紀直到今天,很多新聞內容都是靠記者「問回來」的。記者決定問什麼和不問什麼、問什麼人和不問什麼人、如何發問、如何跟被訪者互動等,既直接影響公眾能夠得到什麼資訊,同時也展現着媒體與受訪對象之間的關係。所以,有些新聞學學者會專門分析訪問中記者和受訪者的問答過程。

回到昨日的記者會。會後,社交媒體上有些人批評現場記者問得不好。我的關注點不在提問水準,只是從分析的角度,看記者和官員互動。看完記者會之後,有幾點個人觀察。

有線電視新聞擷圖

四個發問的習慣 讓高官更輕易迴避問題

第一,不少記者用了接近一分鐘發問。這應該是由於大部份記者都想掌握自己唯一一次發問機會,多問幾個問題。這本來無可厚非,但有些專門研究「問答」行為的應用語言學者就曾指出,一次過問幾個問題,會使被訪者可以較容易避重就輕。例如橫洲第二及三期發展的時間表,不是沒有記者問,但當時間表問題夾了在好幾個問題中時,對方較易迴避。

第二,至少有兩次,記者在提問時說了一句稍為不精確的話,結果也讓官員借更正記者的話來避開問題核心。例如其中一次,一位記者問:「為什麼四次摸底都只是見了建制派和一些鄉事,就決定將計劃縮水,這不是妥協或屈服是什麼?」問題的重心,是摸底過程有偏頗,而且太容易放棄。但由於政府已說過第四次摸底見的是兩位民主黨區議員,所以並不「只是見了建制派和一些鄉事」,於是張炳良在回應時,基本上就集中於更正這一點,避開了是否偏頗和太容易放棄的問題。

第三,不少記者喜歡在發問時把一些坊間猜測拋出來,直接問對方該猜測是否屬實。其實大家都知道對方會直接「say no」。我不知道記者是否就是需要梁振英或曾俊華在某些問題上循例給一個否認。但將一個猜測加到一個題目中,也可能讓官員通過直接否定該猜測而避開實質問題。例如一位記者問梁振英,特首辦不時有跨部門會議處理土地發展項目,是否每一個跨部門會議都由他當主席。這是合理問題,但提問的記者並沒有停下來,而是繼續提出,是否因為這次涉及棕地和地區人士利益,他才介入做主席。結果梁振英的回答是:「很簡單答你,唔係。」至於他有多經常主持那些跨部門會議,他並沒有回應。

第四,記者似乎很少follow up其他記者的問題。記者把握發問機會,先問自己預備的問題,是可以理解的。但客觀效果是,當沒有記者follow up之前由其他記者提出,而官員迴避了的問題時,對官員來說自然是比較輕鬆了。

以上四點,都影響到官員要迴避問題時的難度。當然,就算記者們的做法和問法沒有以上的特徵,官員還是會嘗試耍太極和遊花園的,但官員耍太極遊花園時有多輕鬆,和觀眾對他們的「太極招式」看得有多清楚,會因記者如何發問而異。

很多新聞內容就在問與答中產生,作為讀者觀眾,多留意記者們如何問問題,思考記者的發問和被訪者的回答之間有什麼關係,也是更深入了解新聞的一種方法。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