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中國經濟較勁:手機、戰機、環球CEO

撰文:麥嘉隆
出版:更新:
印度的另一個「秘密武器」是華人望塵莫及的,就是大批在西方冒起的印裔高級行政人員,百事、花旗集團、微軟、谷歌、萬事達卡、加拿大赫斯基能源、 英國Reckitt Benckiser、英國Diageo等大機構的CEO都是印度出生的。
麥嘉隆
製造商擬將F-16戰鬥機的生產線移往印度。(路透社)

中國自1978年經濟改革後,藉低廉的成本和龐大的勞動力,短短20多年就成為世界工廠。但時移世易,中國製造業正面臨產能過剩和成本增加的壓力,政府就以刺激內需、升級創新科技產業和推動出口應對,一帶一路正是其中一個重要手段;但轉型過程遇到的挑戰極大,例如8月初歐盟便裁定中國傾銷鋼材的指控成立,需徵收懲罰性關稅19.7%至22.1%,有效期長達5年,影響深遠。

與此同時,人口達13億的鄰國印度也全力發展經濟,似乎有取中國而代之的願望。2014年5月,新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就任,隨即推動「印度製造」政策,大力投資運輸及電腦網絡基建,減少商業機構申請各式牌照的繁文縟節,改善政府效率,放寬外國公司直接投資在礦產、國防、民航、廣播等多個行業的限制,期望打破政府對商業活動諸多制肘的傳統。

印度總理莫迪。(路透社)

戰機生產成大突破 印裔CEO遍歐美

雖然印度的官僚泥沼、基建嚴重不足的狀況不會因一紙公文而迅速改善,但外資的態度相當積極,幫蘋果代工製造iPhone的富士康已宣告將把部分在中國的工廠移往印度,預計2020年之前將建10至12座工廠。

最近,「印度製造」運動取得一大突破,美國主要的戰鬥機製造商洛歇馬田公司提出建議,將現時美國及其盟友普遍使用的F-16戰鬥機生產線移往印度。F-16雖然自1970年代開始服役,但在多場空戰中有優良紀錄,而且其間不斷改良更新其雷達和電子系統,熟悉國防事務的專家估計未來20年,F-16仍會是多國空軍一個重要機種,即使單計算零件和維修的收入已相當可觀;而且F-16造價比剛投產的新一代F-35戰機低,當生產線遷到印度後更有望降低成本,出口競爭力更大。

百事公司CEO盧英德。(路透社)

印度的另一個「秘密武器」是華人望塵莫及的,就是大批在西方冒起的印裔高級行政人員,百事(PepsiCo)、花旗集團(Citigroup)、微軟(Microsoft)、谷歌(Google)、萬事達卡(Mastercard)、加拿大赫斯基能源(Husky)、 英國Reckitt Benckiser(滴露的母公司)、英國Diageo(Johnnie Walker、Bailey's、Smirnoff、Guinness的母公司)等大機構的CEO都是印度出生的。

能在13億人口中脫穎而出的印裔管理人,當然不會是低能之輩,但筆者也認識一些印裔高層,他們不見得比中港的同輩更聰明,唯一明顯不同之處是口若懸河,即使是唸工程出身的也遠較華人工程師健談,這優勢令印裔在西方企業文化得以發揮,也間接為「印度製造」政策加添環球動力。難怪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對未來幾年印度的GDP和出口增長都抱大信心(詳見附表)。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印度及中國的GDP增長率預測。(圖表由作者提供)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印度及中國的貨品出口量增長預測。(圖表由作者提供)

印度佔一帶一路所有國家人口的三成,其經濟和軍事崛起,對中國是好是壞,恐怕不易估算。

(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