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澳門人不是華人?被忽視的澳門土生葡人

撰文:沈旭暉國際學術台
出版:更新:
不同的歷史背景,令澳門的「中國化」步伐遠比香港快──例如,簡體字更為通用。根據 Ethnologue 的數據,1999 年澳門主權移交後,仍有部分土生葡人留在澳門,但人數只餘 5,000 人,懂得土生葡語的不多於 50 人,土生葡語變成極瀕危語言…澳門的例子,不免會令人思考,中國之內曾被西方殖民統治的港口城市,有何文化遺產?這些文化遺產有否被重視?
沈旭暉國際學術台
對很多香港人而言,澳門只是有賭場與美食之地,少有人注意到香港與澳門的社會文化相近處。(網上圖片)

對很多香港人而言,澳門只是有賭場與美食之地,少有人注意到香港與澳門的社會文化相近處。

港澳雙城記 港口城市的身分認同

歷史中的港澳,同屬港口城市,文化雜揉,也曾扮演「邊緣即中心」的角色,而且雙城曾有不少社會聯繫。

在這方面,網上專頁「Memory Macau 故城.回憶」,提供了很豐富且有趣的澳門昔日故事。例如港務局大樓前身,是「嚤囉兵營」,當中不少嚤囉兵,來自印度前葡萄牙殖民地果阿(Goa)。

對近代中國而言思想很具影響力的鄭觀應(1842-1922),在澳門鄭家大屋撰寫《盛世危言》。澳門政府文化局在介紹鄭家大屋的網頁,如此引述了毛澤東的話:

「我這樣讀了一本我很喜歡的書,叫着《盛世危言》……繼續動引我求學的欲望……」

1941 年很具現代風的國際酒店開幕時,剪綵嘉賓分別是澳門總督戴思樂(Gabriel Mauricio Teixeira),以及香港富商何東。

港務局大樓前身,是「嚤囉兵營」,當中不少嚤囉兵,來自印度前葡萄牙殖民地果阿(Goa)。(澳門海事及水務局, Memory Macau 故城.回憶 Facebook)

還有一個香港與澳門有更多比較研究的領域,那就是兩地的本土身分意識。

2010 年,哈佛大學出版社曾出版著作《Sovereignty at the Edge: Macau and The Question of Chineseness》,當中作者 Cathryn H. Clayton 的一個重要觀察,是儘管大部分澳門人都視自己為華人,但數百年殖民地管治,卻令他們的身分認同有着獨特本土文化元素,因而自覺與中國大陸人有別。作者為此提出了有關「中國性」的問題,其引伸意涵是,我們難以透過「我們都是中國人」的說法,假設天下華人都有着單一同質的社會文化特性以及世界觀。

依此角度,與之前提過的新加坡華人身分認同案例對讀,對了解香港人的身分內涵更有助益。

2010 年,哈佛大學出版社曾出版著作《Sovereignty at the Edge: Macau and The Question of Chinesene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今次介紹 1993 年出版的《大地之子——澳門土生葡人研究》,是了解澳門人身分內涵很不錯的入門書。作者是葡萄牙的澳門研究學者阿馬羅(Ana Maria Amaro),在澳門從事教育與研究工作多年,研究範圍包括澳門歷史、文化、建築、人種等。

【編按:《大地之子——澳門土生葡人研究》原著《Filhos da Terra》為葡文,1988 年出版。】

誰說我們都是中國人?澳門人不是華人

本書開首指出,自澳門開埠以來四個世紀,當地的三個族群——華人、葡萄牙人、澳門人——一直朝夕相處,但又老死不相往來。

也許會有中國民族主義者,視這種立論為「政治不正確」——為什麼「澳門人」是三大族群之一?他們不就是華人嗎?

對作者而言,「澳門人」(Macaense)是指澳門土生葡人。他們在澳門出生,有葡國血統,以葡國文化、語言為本位,但又和純正葡萄牙人有分別。「澳門人」亦被稱為「大地之子」(filhos da terra),意即本地人、當地人。

澳門土生葡人社群的源起眾說紛紜,他們一般被理解成葡萄牙人與其他種族「通婚下的亞種族產物」。土生葡人都是混血兒,但不一定是葡中混血,還包括葡萄牙人與印度、日本、馬來人混血兒。

他們的多類型混血與葡萄牙人的航海文化有關。早期葡萄牙禁止婦女隨船到東方,因為她們被視為航海過程中的負累、會「影響男人精力」,因此只有少數葡國女性能違反規定,按特殊理由、貴族出身等原因抵達澳門。

在此背景下,葡人有更多誘因與他族通婚。因種族優越感之故,葡萄牙女人如有選擇,都會嫁給歐洲男子。航海的葡萄牙男人則會盡量娶歐亞混血女子為妻,較窮的才會娶中國女子。

17 世紀,不少日本天主教徒為逃避逼害,逃到澳門,也因而誕下了不少葡日混血兒。

各類異族通婚,令澳門土生葡人社群逐漸成形、建立了一套獨特服飾、飲食、娛樂文化,他們甚至有自己的語言——由標準葡語混合馬拉語、西班牙語和廣東話而成的語言——澳門土生葡語(Macanese Patois)。

事實上,不少土生葡人來香港發展事業之後,相當具人氣。例子包括賈思樂、Joe Junior、肥媽(Maria Cordero)、黎芷珊,較年輕的有恭碩良和梁洛施。

不少土生葡人來香港發展事業之後,相當具人氣,如黎芷珊。(Tung Star)

昨日澳門 今日香港?

歷史中港澳所以步上不同發展軌跡,關鍵年份是 1966 至 1967 年。

當時中國文化大革命,間接引發了澳門 1966 年的「一二三事件」,此後中國在澳門的勢力日漸增強。這多少是導致 1974 年葡萄牙爆發康乃馨革命(Revolução dos Cravos)之後,葡萄牙新政府承認澳門不再是葡萄牙的殖民地,只是由葡人暫代管治的中國領土,這亦是澳門更易「愛國愛澳」的歷史背景。

1967 年香港六七暴動,港英政府既成功「平亂」,事後政府亦更着力改善管治,這成功減慢 1960 年代後香港「中國化」,也成為香港至今對英殖時代念念不忘的遠因。

中國文化大革命,間接引發了澳門 1966 年的「一二三事件」,此後中國在澳門的勢力日漸增強。(Tong Ka Io Facebook)

不同的歷史背景,令澳門的「中國化」步伐遠比香港快──例如,簡體字更為通用。根據 Ethnologue 的數據,1999 年澳門主權移交後,仍有部分土生葡人留在澳門,但人數只餘 5,000 人,懂得土生葡語的不多於 50 人,土生葡語變成極瀕危語言。

2014 年,澳門土生葡人飛文基曾在澳門藝術節,創作以土生葡語上演的《冇瓦遮頭》,希望像香港人捍衛廣東話那樣,保護土生葡語。

澳門的例子,不免會令人思考,中國之內曾被西方殖民統治的港口城市,有何文化遺產?這些文化遺產有否被重視?為什麼?於此脈絡中,我們應如何理解主權移交的意義?

(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