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早餐就有好成績?到底研究報告說了什麼

撰文:李立峯
出版:更新:
香港媒體資源太有限,新聞工作者待遇差,工作流程緊迫,很難怪記者不太習慣詳細閱讀研究報告。結果,學者「講大咗」、報道「報大咗」,或者沒說清楚研究的限制,偶然會發生。
李立峯
傳媒在報道侯傑泰的研究報告時,把重點放在「食早餐的學童成績較好」之上。(資料圖片)

星期天,中文大學教育學院的侯傑泰教授發表了一個研究報告。在傳媒報道中,研究結果的重點在「食早餐的學童成績較好」。那不就是傳統生活智慧嗎?有趣的是,這個表面上沒什麼好爭議的研究結果,在網上也惹來了不少批評。

我想,惹來批評的原因,多少在於研究觸及極具爭議的TSA,而侯傑泰教授又是TSA統籌委員會委員。我本身不認識侯教授,對TSA也沒有好感,但倒是有興趣梳理一下那份研究報告到底說了什麼。

網上報告沒明言 不代表沒排除其他可能性

最多批評者指出的一點,是相關性不等於因果關係:常吃早餐的學童成續較好,不等於常吃早餐令到學童成績較好。這是社會科學常識,研究團隊不至於連這點都不懂吧。事實上,整個研究報告,在網上是分成4個檔案的,其中之一談方法。研究團隊坦承:

雖然相關係數(correlations)不能用於推斷因果關係,但相信在我們的分析中,在某些特定情況下仍然可以得出重要的因果關係。

那麼,到底是什麼樣的「特定情況」,使研究團隊有信心把食早餐和成績之間的關連視作因果關係?

不懂社會科學方法的人都可以想到,常吃早餐的學童成績較好,可能只是因為常吃早餐的學童家庭環境較好,或者家長較懂得照顧和教育子女,又或者學童自己有更健康的生活習慣等。在社會科學分析中,研究者至少要做的,是嘗試在多變項分析中排除掉這些其他因素的影響。網上報告沒有明言研究團隊有沒有這樣做,但相關研究報告檔案的開端這樣說:

吃早餐對學習表現的影響十分大,它為學童帶來的好處甚至遠超學生在學習模式、學習動力、自信心、家長教育水平或家庭收入方面所帶來的優勢。

除非我們相信研究團隊完全胡說八道,在沒有做過相關分析前就說出以上的話,否則,數據分析應該已經把家長教育水平及家庭收入等因素的影響計算在內,只是研究簡報沒有明言。

網上報告開端已暗示曾將家長教育水平或家庭收入等因素考慮在內。(中文大學網站擷圖)

報告曾指出有關推論背後理由

固然,通過統計控制來排除其他因素的影響,有其局限,因為一些因素可能沒有在研究中被測量。所以,研究簡報又說:

單靠此研究,我們無法完全肯定理想的學業成績是由食物本身引致,或只是勤力學習的學生同時進食更健康的食物所致。

有趣的是,研究報告隨即補充:

不過,分析顯示後者的可能性不大,如果這是因為勤力學生的健康飲食帶來更佳的學業成績,那麼是次研究應該能夠展示進食其他公眾一致認同健康的水果及蔬菜也能帶來更好的學業成績,但結果並非這樣。因此,是次的研究數據反映出學生進食的食物確實會為他們的學業成績帶來影響。

這應該就是研究團隊所指的「某些特定情況」。在以上的一段文字中,「勤力學習」大可以改為「學童的整體生活習慣是否健康」等,但邏輯不變:對於為何多吃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的學童成績較好,多吃水果及蔬菜的學童的成績卻沒有較好這一點,似乎沒有明顯而合理的「其他解釋」(alternative explanation)。所以,研究團隊覺得有理由相信,是進食了什麼影響了學童的成績。

這仍然只是一個推論,不能「證明」吃早餐和學童成績有因果關係。不過,根據研究結果的一些細節,嘗試推理出某種因果關係存在與否的可能性有多高,是社會科學中在討論研究結果時常見的做法。如果有問題,問題在最後的語言表述,根據某種推理「有理由相信」數據展示了某種東西,跟數據「確實」展示了某種東西,意義很不一樣。

中大卓敏教育心理學講座教授侯傑泰(中)。(資料圖片)

網上報告宜釐清細節及限制

我沒有太大興趣對那個研究本身作出批評或辯解,那不是我的研究範疇,公開資料也不多。但坦白說,對於這個研究惹來坊間批評這點,我是有些「同情」的。在外國,學者專注學術研究,傳媒則幫忙把學術研究大眾化,在媒體中經常報道學術研究的人,很多自己也有一定的學術根底,例如科學版的記者,往往是某些自然科學學科的碩士。香港媒體資源太有限,新聞工作者待遇差,工作流程緊迫,很難怪記者不太習慣詳細閱讀研究報告。結果,學者「講大咗」、報道「報大咗」,或者沒說清楚研究的限制,偶然會發生。

對學者來說,也要面對一個難題:面對傳媒,講得深奧和技術性一點,記者和大眾可能立刻聽不懂;把技術性的東西省略掉,又會惹來懂得社會科學的讀者的質疑。當然,這不等於沒有較好的做法,個人意見認為,研究團隊的網上報告,是可以加多一點附註,談論方法和統計分析的細節。在公布時,也可以多強調研究的限制。籠統地說,如何能更有效及準確地向公眾報告學術研究結果,是學界和傳媒都要思考的問題。

(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