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由「義和團」到「幫港出聲」 論嘍囉愛國組織之為用

撰文:鍾劍華
出版:更新:
今天中央領導竟然會高調接見這一個檔次的愛國團體,水平就跟慈禧太后接見義和團的大師兄一樣。這樣的做法,可以推動更多香港人誠心誠意地熱愛祖國嗎?相信適得其反的可能性會更高。
鍾劍華
這次張德江親自高規格接見,顯示了中央治港系統中的鷹派,仍然有力主導着北京的對港策略。(「幫港出聲」Facebook圖片)

全國人大委員長張德江竟然於人民大會堂,親自接見周融為首的那個親建制組織「幫港出聲」,這就連部分建制中人也感到意外。「幫港出聲」與「愛」字頭那幾個團體,其實都只可以說是愛國建制陣營中的外圍組織,而且因為言論過火、行為出軌、論政質素薄弱,可以說是親建制陣營中的嘍囉級數派別。有時用作搞局挑機尚且可以,要登大雅之堂一向都沒他們的份兒。

建制派中嘍囉級數 張德江接見顯鷹派作風

傳統左派土共,一方面有時會用得着他們,另一方面也要與他們保持距離。基本策略是由他們做一些 dirty jobs,但卻要盡量避免與他們混在一起,不能讓這一類組織的出位行徑影響自己。另一些更精英心態的建制工商專業界別,對這些嘍囉就更是敬而遠之了。到了分政治餅仔之時,例如選舉要協調、或分派一些政治崗位的時候,都不一定會預他們一份。

不過,這次張德江親自高規格接見,顯示了中央治港系統中的鷹派,仍然有力主導着北京的對港策略。而且還要透過高規格接待他們,來展示這種鷹派作風。

義和團這一種「流氓無頼方式的愛國行為」為國家造成了高昂的代價。(Getty Images)

事實上,這一種以出位言行來吸引主子眼球的建制嘍囉組織,在中國人的歷史上一直都存在。清末的「義和團」便是一個最典型的例子。

如果有看過多年前一套電視劇《走向共和》的,可能都會記得其中一幕,大清群臣圍聚在一起,觀賞義和團表演刀槍不入的神功。劇中慈禧當時也在場,看過之後還大加讚賞。這一個畫面當然只是藝術上的加工,沒有歷史證據證明慈禧太后曾經親自觀賞過義和團的表演;也有傳聞說慈禧太后曾經接見義和團的領袖人物曹福田大師兄,嘉獎其義勇,訓勉有嘉之外,更派人協同義和團的起義活動。

義和團獲慈禧包庇 口講愛國實質排外

「太后親自接見」這一說法當然也沒有確鑿的證據。不過,派親王與他們接觸,鼓勵他們向敵對勢力作「旗旘鮮明的鬥爭」,慈禧太后「高度肯定及讚揚」義和團的「愛國行為」卻顯然真有其事。也有大量證據說明慈禧太后庇護、縱容及鼓勵拳變也是不爭的事實。

口吻就跟張德江見「愛港之聲」時的說法大同小異。有了太后的支持,義和團那些拳民就更加瘋狂及野蠻。他們所謂的「愛國」,本質上其實是「仇外」。這與今天那些建制嘍囉組別所謂的「愛國愛黨」,骨子裏其實是「反民主、反制度文明」,都有着同樣的反智邏輯。

作為國家領導人,垂簾聽政的太后,竟然支持這樣的組織,最後便造成災難性的後果。今天我們讀歷史,特別是國內的教科書,仍然有把義和團事件稱譽為「偉大的反帝愛國運動」。如此看來,人大委員長接見這一類嘍囉組織也不能說是太令人意外,甚至可以說是「有祖宗家法」可援了。

但正因為這一種被閹割了的歷史觀長期被用作國民教育的立足點,因而導致國內不少民眾,一提到八國聯軍入北京,便會咬牙切齒、同仇敵愾,甚至會無視當時清王朝鼓勵下而產生的種種野蠻行為。八國聯軍當然是侵略行為,但導致八國聯軍入京的前提卻不能當沒有存在過。義和團拳變的背景當然也很複雜,但簡單而言,甲午戰爭之後,因為清王朝竟然輸了給一個曾經自己輕視過的東瀛小國,引起國內極端的民族主義情緒反彈。另一方面,慈禧太后欲廢光緒,但不獲列強支持,造成心中不快,仇視列強。因而鼓勵義和團出來顯示國威,教訓不知趣的外國人及信奉西方宗教的教民。

作為國家領導人,垂簾聽政的太后,竟然支持「幫港出聲」這類組織,最後便造成災難性的後果。(Wikipedia)

流氓無頼式愛國 讓國家付高昂代價

這一情況,也與今天香港有着微妙的共通特點。少數港獨支持者,被北京當局視為挑釁中央權威,慣於被奉承的老佛爺於是鼓勵愛國嘍囉組織出來,用他們的方法去教訓不識趣的刁民。要與那些堅持爭取西方式的民主,不肯接受中國特色的鳥籠民主的人爭一日之長短,甚至可以衝擊教訓一下這一類不識國家大局的「西方式民主教民」。

當年的義和團得到了太后支持和讚賞,因而四處宣示國威,奉旨殺人、毀教堂、殺死外國傳教士。他們進入北京城後,更進一步斬殺外國使節、姦淫中國及外國婦女、搶劫財物、被殺死的平民達十多萬,其中被害的「教民」便有幾萬人。當時清王朝國力積弱,列強環伺,當然也是事實。但殺害外國使節,衝擊外國使館,無異也是一種侵略行為。

事件的結果應該沒有多少人不知道。義和團這一種「流氓無頼方式的愛國行為」為國家造成了高昂的代價,除了血流成河、民不聊生之外,八國聯軍入北京之後,俄羅斯帝國乘機進駐東北三省。《庚子事變議定書》令清王朝要付出 4.5 億兩賠款。加速了清王朝的覆亡都只是後話,當時如果不是被義和團痛駡為「漢奸賣國賊」的兩廣總督李鴻章、湖廣總督張之洞及山東巡撫袁世凱等人拒絕執行慈禧太后的命令,後果可能更不堪設想,中國有可能當時便會被列強徹底瓜分。

近年,很多人從新的歷史角度來評價慈禧太后,認為她在當時的環境之下,一方面要維持清皇室的道統,又要以一個女流之身面對整個社會的保守傾向,她已經算是一個願意推動創新改革的人物。甚至有意見認為要不是慈禧太后,清王朝的命運可能會更早走向盡頭。曾經寫過《毛澤東傳》的張戎,兩年前那本英文著作《慈禧:開啟現代中國的皇太后》,及國內學者隋麗娟所寫的《說慈禧》,都是這種歷史觀的代表作。

不過,在支持義和團這一個嘍囉組織一事上,及因此而造成的嚴重後果,卻沒有人可以為慈禧太后開脫。

當年的民國鄒容,公認是一個革命家,也是建構民國革命理論的先行者。(Wikipedia)

民國革命家鄒容 VS 嘍囉組織頭目周融

今天北京當局面對的當然不是西方列強,要收拾的當然也不是什麼帝國主義。在改革開放之後收回港澳,更要進一步為統一台灣作部署,正是國力鼎盛的時刻。但竟然在一個已經勝利收回的小小香港,還有一小撮不識趣的人士竟然高喊搞「港獨」,當然是大掃共產黨的興了。但這就是要這麼高調支持這一類嘍囉組織的理由嗎?這等嘍囉組織當然不敢說自己刀槍不入,要對付的對象也不是船堅炮利的西方列強,但他們的無賴特性及嘴面難免令人聯想到義和團,他們的行為方式及咀臉,也與仗着主子的權威來大放厥詞的義和團沒有本質上的分別。

民國的革命人物中,有一位叫鄒容。當然此「鄒容」不同於香港的那個「周融」。當年的民國鄒容,公認是一個革命家,也是建構民國革命理論的先行者。香港的那個周融,言行咀臉最多只是一個穿着西裝的嘍囉組織頭目而已。

當年那個鄒容在其著作《革命軍》中說,革命可以分為「野蠻之革命」及「文明之革命」兩種,他更曾經用上了這種分析來評論義和團,認為「野蠻之革命有破壞、無建設、橫暴恣睢,知足以造成恐怖之時代,如庚子之義和團」。看來今天在共產黨領導下所講的「愛國主義」,也可以分為「野蠻的愛國主義」及「文明之愛國主義」兩種。把「愛國」與「愛黨」畫上等號,以黨來騎劫國家還要求人人不問情由去愛戴,肯定是「野蠻的愛國主義」。因為「首先是個中國人」,因而任何對當權政府的批評或爭取民主人權的訴求,都被視為大逆不道,要被打壓。當權政府甚至要鼓勵授權一些「流氓嘍囉愛國組織」來作「旗旘鮮明的鬥爭」,這不是「野蠻的愛國主義」還會是什麼?

他們這個組織受到北京領導人鼓勵和高度讚揚之後,會不會進一步把他們的「反智愛國」行徑推向另一個更低的境界,看來也會是未來一段時間內最有看頭的一個懸念。(「幫港出聲」Facebook圖片)

對「愛國」漸行漸遠 變得更反智低俗

香港的周融當然寫不出民國那鄒容那種書。他以前寫的書,都只是教人如何討好老闆、擦鞋逢迎、爭取機會上位。他領導的這個「幫港出聲」,所表現出來的所謂「愛國」是什麼貨色,香港人看在眼裏,只會對「愛國」一詞漸行漸遠。

今天中央領導竟然會高調接見這一個檔次的愛國團體,水平就跟慈禧太后接見義和團的大師兄一樣。這樣的做法,可以推動更多香港人誠心誠意地熱愛祖國嗎?相信適得其反的可能性會更高。至於他們這個組織受到北京領導人鼓勵和高度讚揚之後,會不會進一步把他們的「反智愛國」行徑推向另一個更低的境界,能否如張德江委員長所願,「為更多香港沉默的大多數市民發聲」,還是繼續令「愛國愛港」變得更反智低俗,這看來也會是未來一段時間內最有看頭的一個懸念。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原文刊於作者Facebook;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