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迪士尼在香港授權收益只有3億港元,你信嗎?

撰文:麥嘉隆
出版:更新:
說迪士尼能吸引遊客訪港,所以政府(即是市民)不停付鈔11載及盈利無望也值得,如果這道理說得通,政府也應注資或贈地恒隆山頂廣場、女人街商戶、寶蓮寺、所有來港的展覧和會議 (旅遊界稱為 MICE Market)……
麥嘉隆
香港迪士尼樂園將斥資109億元擴建,政府注資58億元。(資料圖片)

上月香港迪士尼宣布擴建計劃,筆者發表一篇文章,估計美國迪士尼可以從香港迪士尼賺取達10億港元。

文章發表後,迪士尼的公關大員透過編輯聯絡筆者,表示可提供一些資料指正文章的「不正確數字」,筆者婉拒和對方會面,但請他們將有關資訊公開,讓市民可以直接了解這一個重大投資的詳情。可惜暫時仍未見到官方向公眾披露更多資料,不過倒有其他作者為迪士尼護航,其論點主要有四:

1. 迪士尼收取的專利費及管理費遠低於10億港元
2. 迪士尼能吸引外國遊客到港,每年為香港賺取800億元旅遊收益
3. 迪士尼收了費用後是要付出成本,所以賺不等於盈利
4. 迪士尼只營運了11年,實在要給它多一點的時間

第三和第四點有政府的語言偽術味,又似搞笑,不必認真看待。首兩點值得詳細討論。

筆者必須補充,原文估計的10億港元數字,是包括美方直接和間接的收益,而直接收取的費用可以用各種不同名義徵收,在上一篇文章筆者只提出品牌使用費及管理顧問費是過度簡化,可能引起誤解。

數百億投資 公開資料卻極少

護航文章指,2015年度美國迪士尼從International Theme Parks(即香港和巴黎迪士尼)收取的授權及管理費,只不過是6,000萬美元,折合4.68億港元(若單計香港,豈不是只有3億港元左右?)資料來源是公司財務報告第82頁的一個附註;不過附註上面的一個列表則顯示,迪士尼從海外樂園一年的收入是接近22億美元,那22億元又是什麽呢?筆者不知道,正如管理人及前財務分析師蔡東豪曾經表示,沒有分析員能透過財務報告去真正了解和黃集團的業務,因為集團業務繁多,經過整合之後的財務報告資料太濃縮了。同樣道理,要透過美國迪士尼的報告去了解香港迪士尼也極困難。

Source: Disney 2015 Annual Report page 82

沒有公開的數據,筆者於是用同屬旅遊業的酒店營運模式作參考,以下是一份《Hilton Worldwide Franchising LP, Conrad Hotels & Resorts by Hilton Franchise Disclosure Document Canada, July 1, 2014》酒店營運授權合約的部分內容(類似的資料在網上不難找到),文件第16-22頁列出超過50項由總公司向品牌使用者收取的費用,單單是“monthly royalty fee”+“monthly program fee”就是9%,使用其指定的電腦系統 OnQ 又要付六種不同費用,處理投訴又要錢…… Hilton/Conrad只不過是眾多高級酒店牌子之一,競爭對手林立,也可以巧立50多個收費名目,總計達12-13%,以當年迪士尼的強勢,2015年在香港只有收約3億港元,即是總收入的6%,你信嗎?我的估計是15%或以上。

又說迪士尼能吸引遊客訪港,所以政府(即是市民)不停付鈔11載及盈利無望也值得,如果這道理說得通,政府也應注資或贈地恒隆山頂廣場、女人街商户,寶蓮寺、所有來港的展覧和會議 (旅遊界稱為 MICE Market)……筆者服務出版界十多年,知道每年都有數量不少的國內人專程來港購買書刊,但敝出版社未拿過政府一分錢津貼,唉,唏噓。

筆者知道,10億這數字很難準確,因為要研究它到底是賺了8.4617億還是10.5898億,並不是沒有資料的市民可做到的,問題的關鍵是,為什麼一項市民付出數百億元的項目,資料完全不透明,要人去估?

亂點數字 為港賺800億只是笑話

最後,筆者可以解釋估算背後的邏輯,為迪士尼護航的人卻亂點數字說:

「很難知道有多少旅客是因為迪士尼樂園而來香港,相信假設三成也不是太離譜……去年約5,900萬名旅客來香港,2,600多萬為過夜客,3,258萬為不過夜客,過夜客人均消費7,234元,不過夜客人均消費2,409元。由此估算,因為迪士尼樂園而來香港的旅客貢獻了800億元的消費。」

即是,5,900萬人 x 30%(即1,770萬人) x 人均消費 = 800億元,對嗎?

事實是,2015年迪士尼入場人數680萬,遊客佔420萬,護航作者不是說1,770萬人專程為迪士尼而來香港的嗎?當中相差的1,350萬人莫非只去了迪欣湖?

真相是420萬入園遊客中,可能有三成即126萬是為迪士尼樂園而來香港,不是1,770萬,對嗎?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