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稿】遇事卸責 無心無力 還請吳克儉早日辭官歸故里

撰文:投稿
出版:更新:
每次闖禍後,吳局長就成為「背後的男人」,讓別人替他收拾殘局。這次吳局長也不例外,失言過後,就只有其新聞秘書站出來擋箭。吳局長庸碌無能,無力駕馭政治局勢的公眾形象,再次表露無遺。
劉貳龍
遇事卸責、無心無力,吳局長還是早日辭官歸故里,長居日本賞紅葉、嚐放題、勤閱讀,別在餘下的半年任期遺禍校園了。(江智騫攝)

文:劉貳龍(前學民思潮發言人)

吳克儉,厚顏無恥,也不足形容。

「不滿學校操練TSA,何不棄讀轉校?」

家長擔心學校之間競爭激烈,迫使學生過度操練情況再現。吳克儉一句「不滿學校操練TSA,何不棄讀轉校?」,跟特首梁振英的「僭建處理咗就唔存在」一樣異曲同工,驚為天人。轉了校,操練就不存在?對!對轉校生而言。但沒轉校的學生,就任由他們日以繼夜操練,自生自滅嗎?

吳局長建議全港全面復考新版TSA,若不轉讀國際學校,恐怕避無可避。但國際學校的昂貴學費,很多家長難以負擔。若學生有意轉校,學費是否應由提此建議的吳局長全數贊助呢?事後吳局長新聞秘書指,網傳的「轉校論」是失實和曲解,但這可是在席數十對耳朵聽見。一人或會聽錯,難道數十人會同時聽錯?

吳局長會見家長,明言知道部分學校有過分操練,錯誤地以TSA作競爭,但又沒有徹底的解決方法。那麼為何還「明知不可為而之」,急於再次把學生推入瘋狂操練的無底深潭呢?況且吳克儉作為問責高官,主管教育政策,學生遇到教育政策產生的問題,居然叫家長自行轉校解決教育局製造的問題?那麼教育局長一職,除了留給閣下白領薪酬外又有何用呢?何不除之而後快?遇事卸責、無心無力,吳局長還是早日辭官歸故里,長居日本賞紅葉、嚐放題、勤閱讀,別在餘下的半年任期遺禍校園了。

「林鄭背後的男人」

當吳局長強推洗腦國教失敗後,成為了「林鄭背後的男人」。當鉛水事件發生時,吳局長堅拒為校園驗水,建議自行安裝濾水器。林鄭數日後宣布為幼兒園和小學驗水,讓吳局長「當初的堅持現已令你很懷疑」。當被《蘋果日報》記者追蹤其派對生活時,又站在阻礙採訪的警方重案組和保安局的武力背後。另又自稱「教育局長不是專家」,而缺席TSA檢討會,讓「專家」代為出席。每次闖禍後,吳局長就成為「背後的男人」,讓別人替他收拾殘局。這次吳局長也不例外,失言過後,就只有其新聞秘書站出來擋箭。吳局長庸碌無能,無力駕馭政治局勢的公眾形象,再次表露無遺。

上樑不正下樑歪,整個「思歪」政府,不堪入目。吳克儉於社交媒體專頁,發貼感謝家校合作委員會和十八區家教會「認同新版TSA的成效」,並上載與家長團體會面時的照片,但當中卻有反對新版TSA「家長聯盟」,被批評為「隻字不提反對意見」,意圖騎劫民意。

吳克儉於社交媒體專頁,發貼感謝家教團體「認同新版TSA的成效」,但上載相片當中卻有反對新版TSA「家長聯盟」,被批評為「隻字不提反對意見」,意圖騎劫民意。(吳克儉FB)

騎劫反TSA民意 遇事砌詞狡辯

吳局長新聞秘書回應,因尊重家長團體提出意見,不隨便引述和披露其說法。對異見自動省略,拒絕如實反映是「尊重」,如此新穎獨到的見解,就只有吳局長能接受。按其邏輯,那麼假如有一天,吳局長與支持港獨的學生、家長和教師團體會面,互相交流想法。事後學生於社交媒體專頁發貼,只模糊地指「感謝某些團體肯定推動港獨的行動」,並加入跟吳局長會面之相片,又不引述吳局長反對港獨的立場。不知吳局長會欣然接受這份「尊重」?還是會擔心被中央提早「DQ」,狠批這是「有混淆視聽之嫌」呢?

在社交媒體按錯「Like」或「Share」,很多人都會不慎試過。從最善意的角度為政權說項,或許事情是吳局長或專頁管理者,一時不慎「騎劫反對新版TSA的意見」,政治敏感度不足。正常人只要誠懇道歉,事件或不會弄至群起聲討的局面。但遺憾的是,吳局長民望長期徘徊於低位,梁振英政府以語言偽術治港,遇事砌詞狡辯的負面形象深入民心。即使假設是無心之失,也會被認定是故意為之,不獲原諒。更何況其新聞秘書還在「死撐」呢?這個世界的政客奸有奸輸,終會自食其果,若然未報,時辰未到。這次的「騎劫民意事件」,對於某些妄圖「延續梁振英路線」的特首候選人,或會是一個警惕。

(本文為投稿,稿件可電郵至iwanttovoice@hk01.com;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