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法國人在香港:港法關係150年史

撰文:沈旭暉國際學術台
出版:更新:

香港雖然是前英國殖民地,但在歷史之中,與法國同樣很有淵源。
例如前終審法院大樓,是法國巴黎外方傳教會落成於1917年的大樓,日據時期,曾為日本憲兵總部,香港重光之時,時任香港輔政司詹遜曾徵用此大樓,用作臨時香港政府總部。
又例如薄扶林的伯大尼修院,同樣是由巴黎外方傳教會建成,不過落成時間是在較早的19世紀末。

香港雖然是前英國殖民地,但其實與法國同樣很有淵源。(Getty Images)

第三個例子,是位於銅鑼灣的聖保祿醫院,這所醫院在1898年開始營運,由法國沙爾德聖保祿女修會管理,所以醫院也被暱稱為「法國醫院」。最後一個例子,是《鬼妹港故事》作者、香港教育大學校長張仁良太太Christine Cappio,她在香港定居了三十年,且起了中文名字「張雪婷」,說得一口流利廣東話,報導說,她「不介意被人喚作『鬼婆』,只介意被人視為外人」。

今次介紹的《港法關係-由19世紀至今》,是法國駐港澳總領事館為慶祝在港成立150周年而在2012年出版的書籍,本書分別以法文及英文出版,英文版書名為《Hong Kong- French connections - From the 19th Century to the Present Day》。當時總領事館在網站如此介紹本書:

1862年-2012年: 法國與香港150年的情誼。1862年,第一位駐香港的法國領事正式委派來港。150年後,香港已有多於15,000名法國人居住、約700間法國企業進駐,及擁有亞洲其中之一的大型法國藝術節『法國五月』。 此書介紹了由19世紀至今不同的法國人物來到香港的故事,各自所留下的歷史印證與回憶。從外交官、傳教士、商人、藝術家,不論是著名的或無名的,全都滿載傳奇。他們的故事也正為香港這個充滿活力的城市作出生動而深刻的描繪。這些在各個年代的剪影,也成了珍貴的歷史見證。

本書由多位在港法國人編成,當中包括於香港法國國際學校任教歷史、地理科的教師François Drémeaux、自1977年起長居本港的商人Paul Clerc-Renaud、香港法國文化協會副會長Gérard Henry等人,他們都在香港長居,既對在港法國群體有深厚認識,也能在港搜集第一手資料。

本書以歷史圖片為主、文字為輔,向讀者介紹了香港早年面貌,以及當時法國人在港生活的片段。這個書評專欄屢屢說「本土與國際關係屬一體兩面」,這本著作便是非常生動的例證。

本書以歷史圖片為主、文字為輔。(法國駐港澳總領事館官網圖片)

法國人在港「編年史」

本書按法國人在港的「編年史」劃分內容。本書共分為六部份,第一部份為1860年代前,講述法國在港建立正式官方代表機構前法國人在港的活動。例如早在1844年,就有法國商人來港營商,也有傳教士到港傳教與進行社會服務;第二部份講述從1860年代開始至1900年的故事。在這個時代,香港已成為法國人的旅遊熱點,書中收錄了當時不少繪有香港山頂景色的旅遊廣告。在此一時期,法國人也開始在港進行科研──1894年法國研究人員Alexandre Yersin在港島堅尼地城,發現導致鼠疫的鼠疫桿菌,這對撲滅鼠疫很有幫助。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時期法國外交官已在投訴,香港生活費太高昂。

第三部份提及1900年至1941年的故事。書中提到那些長居於港的法國人,開始在香港組織社群。1911年,後來成為法國人的飛機師Charles Van den Born取得飛機駕駛執照後,為向大眾展示飛機此一新奇事物,在亞洲各地表演,其中一站便是香港。他在香港沙田駕駛來自法國的「費文雙翼飛機」,開展了香港航空史。1997年,一群飛行愛好者(當中包括香港歷史飛機協會主席鄧年威(Cliff Dunnaway)),重製當年這架雙翼機、並將之命名為「沙田精神號」,現在這架飛機複製品成了香港國際機場一號客運大樓的重要景觀。也就是在這個時代,法國文化開始在香港宏揚──1928年,為確保法語在港的影響力,時任法國領事Georges Dufaure de La Prade積極在港推廣法語學習。他樂觀地相信,雖然法語難以在港迅速普及,但法語使用者的數量將持續增長。1931年,電影The Darling of Paris (Paris Béguin)在港大受歡迎,該電影語言為法語、以英語為字幕,取得的成功超乎電影人想像。

第四部份是關於1941年至1945年的二戰期間故事。日軍偷襲珍珠港後,隨即攻擊香港,當時在港的法國人也有參與香港保衛戰,且有法國人為港犧牲。第五部份講述戰後的1945年至1980年,戰後來港旅遊的法國人減少,但這無礙法國文化在港的發展。戰後社會百廢待興,一群在港法國人開始籌劃一個能夠提供電影、電台、圖書館、社區活動等服務的組織,是以香港法國文化協會在1953年成立,同年協會舉辦法國電影節,在港進一步推廣法國文化。

最後的第六部份從1980年代說起,直到出版之時。80年代是法國文化在港發展最為光彩的時代。從1993年起,法國駐港澳總領事館文化部與香港法國文化協會在香港合辦全亞洲最大型的法國藝術節──「法國五月」藝術節。時任法國領事Laurent Aublin在首屆法國五月的開幕禮指出,香港是媲美巴黎、紐約的亞洲國際大都會,在香港舉辦盛大的法國文化節,可以向全世界展示香港與法國緊密的文化、經濟、貿易關係。法國文化在港蓬勃發展的背景是,香港80年代經濟起飛,市民開始更重視生活品味、奢華生活,因此法國的飲食文化、品酒文化、乃至名牌手袋,都成為當時上流社會生活的一部份。

港法關係值得重視

港、法雙方相當重視兩地這段跨越150年的關係,香港特首梁振英、法國外交部長Laurent Fabius、法國駐中國大使Sylvie Bermann,都有為本書寫序。法國外交部長Laurent Fabius在序中提到,截至2012年,香港擁有亞洲其中一個最大的法國人社區──2011年,官方曾為在港法國人登記數目達10000人而慶祝。他更強調,香港是法國極重要的伙伴,例如有多達800間法國商業、工業企業在港設立業務,香港法國文化協會的規模,更是亞洲第一。他指出,香港是法國連繫亞洲的重要橋樑。

除上述港法淵源例子外,其實連香港市花洋紫荊,也與法國有關──洋紫荊是由法國神父在1880年左右於薄扶林附近發現。

直到今天,香港與法國的故事仍未中斷。例如,由法國教士聖若翰·喇沙創立的喇沙會,現仍在香港營辦數間學校,當中包括名校喇沙書院(La Salle College,創校於1932年),以及聖若瑟書院(St. Joseph's College,創校於1875年)。香港首個汙泥處理設施T·PARK「源‧區」,其設施與建築,皆用法國設計──按法國駐港澳總領事館公關及傳訊經理金文豪的說法,法國威立雅公司設計師與法國已故建築師Claude Vasconi分別預負責設計T·PARK的設施與建築。又例如,專頁〈去或留〉曾在2016年6月刊登在港法國人的訪問,受訪者是法國人,曾在北京讀高中,2012年起搬到香港,從事於初創公司。他對香港有如此印象:

四年前,香港的機會吸引了我 。現在的生活我很享受,也讓我感到興奮。有些人會說是生活的便利、接觸中國文化的機會或者其他的一些因素讓他們繼續住在香港。但你可以說倫敦的生活很方便,你可以在中國的城市比如北京有更多接觸中國文化的機會。我想長期留在香港是因為香港的一切。這裡一切都是可能的。
(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