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事件,林鄭秉直而行

撰文:方蘅
出版:更新:

日前,政務司長林鄭月娥宣布,西九文化區將興建故宮博物館,可說是天降喜訊,令文物愛好者倍感興奮。不過,事件也引來一些非議,認為有關計劃未經充分諮詢。這在諮詢文化盛行的當下,實在不足為奇。
然而,林鄭司長卻讚許此事保密功夫做得好,令人看到現時官員視諮詢為畏途。到底諮詢是否應有所節制呢?這不免令人思量。

在林鄭來說,不諮詢是道理,諮詢充其量只是人情而已。(資料圖片)

平情而論,是項新規劃事前毫無徵兆,的確令人感到突然,尤其是整個西九計劃一直都是諮詢再諮詢,已成慣例。故此,今次有泛民人士提出質疑,不能說是「逢中必反」、「為反而反」,事實上這次確是令人感到不適應。有人提出,如果所涉項目不是故宮博物館,而是羅浮宮或大英博物館,反應或許會大不一樣,這種說法也稍嫌戴了有色眼鏡,有政治化傾向。作為持份者,一直都受到充分諮詢,這回卻不諮詢了,產生不滿情緒,鬧一鬧也份屬正常。

不過,現時的各種諮詢又是否完全必需呢?從制度來說,當局是依足程序,並沒有違反任何規則,有沒有必要進一步約束當局,進行更多的諮詢呢?如果沒有必要,就不必指責林鄭月娥的處事手法。在林鄭來說,不諮詢是道理,諮詢充其量只是人情而已。

有人也引述條文,稱當局應諮詢公眾。例如:

《西九文化區管理局條例》第19條:在不損害第21(3)(a)條的原則下,管理局須就關於發展或營運藝術文化設施、相關設施及附屬設施的事宜,及任何其他管理局認為合適的事宜,在該局認為適當的時間,藉該局認為適當的方式,諮詢公眾。
《西九文化區管理局條例》第21(3)(a)條: 在擬備發展圖則時,管理局須在該局認為適當的時間,藉該局認為適當的方式,諮詢公眾。
政府決定在西九文化區興建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圖中橙色部分)。

工程應隨機應變 因時制宜

不過,值得留意的是,諮詢要在當局認為適當的時間,用適當的方式進行,也就是說有一定的彈性。

西九文化區好事多磨,討論十多年仍未啓用,與討論需時,議而不決大有關係。如今有個故宮博物館這樣好的項目,若再拖延耽擱,受到損害的只會是香港。或謂,憑空多了個項目,會影響整體規劃,這也是多慮。如果是好的項目,自然值得與原有計劃互相協調。就像平時朋友聚餐,約定的人數與出席人數每每不同,萬一多了一位朋友加入,作一點調整也很正常。做任何工程,中途都有可能出現變數,總可以隨機應變。即使西九竣工後,在日後經營時,也有可能再有類似故宮博物館這樣的瑰寶供給西九,難道不可因時制宜加以收藏或展出嗎?

筆者認為,林鄭月娥只是秉直而行,並沒有做錯什麼,有人說她手法過硬,協調能力不足,乃至不合人情,只是因為未符合人們慣性的期望而已。作為行政人員,當然都希望自己的工作富有效率,愈少無謂的程序愈方便,更不會在要求以外走更多的程序,這是理所當然的。尤其是當一些程序對自己的計劃會造成阻礙時,就更要避免。設想如果這次故宮博物館項目要進行諮詢,必然牽一髮而動全身,整個西九計劃可能又要推倒重來,倒不如現在這樣,確定了故宮博物館的規劃,其他細節再協調配合。

秉直而行當然還要視乎一些客觀條件,比如所處理的項目是否受歡迎。故宮博物館肯定是個受歡迎的項目,落戶香港可謂眾望所歸,大家都不會反對。換作是中小學的國教,爭議頗大,即使符合程序,也難以硬闖。這次的故宮卻是大家都接受的,硬一點也沒問題。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