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來稿】從競選到現在,梁振英虎頭蛇尾的房屋政策

撰文:投稿
出版:更新:

梁振英在其競選政綱及其首份施政報告中,均強調房屋政策是其重中之重。
但 5 年下來,他發表任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在紓緩基層居民住屋需要仍是交白卷。

梁振英發表任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在舒緩基層居民住屋需要仍是交白卷。(羅君豪攝)

文:賴建國(全港關注劏房平台召集人,明愛專上學院社會科學院高級講師)

梁振英在 2012 年競選特首時已表明,房屋政策是其施政的重心。在其競選政綱中提出「增加人手,全面勘查劏房、籠屋以及板間房等的居住情況,制定合適的安全和衛生標準,並提出長遠和全面解決相關問題的政策。」同時會「根據長遠房屋策略的供求評估,適量增建公屋, 確保家庭申請者及 35 歲以上「非長者 1 人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同為 3 年; 並縮短 35 歲以下「非長者 1 人申請者」的輪候時間。」

在其 2013 年首份施政報告內有五分之一的段落是與房屋有關,至最新的 2017 年施政報告只餘十分之一。其中更沒有探討如何舒緩現時基層劏房居民住屋需要,反而只以工廈劏房來要求開拓鄉郊土地作房屋發展。競選政綱提出的政策措施完全達不到,亦不作任何交代。

援助乏善足陳 劏房問題未解決

其實綜觀過去 5 年,梁振英政府為基層劏房居民提供的協助可謂寥寥可數。實質的援助就只有在 2013 年 12 月開始至去年,合共發放了 4 次「非公屋、非綜援的低收入住戶一次過生活津貼」,但已宣佈不會再發放。

另一項在 2011 年 12 月開始的「為因屋宇署執法行動而須遷出工廠大廈劏房的合資格住戶提供搬遷津貼」。其餘間接的就只有在 2014 年 12 月公布的《長遠房屋策略》,當中提出公私營房屋比例及未來 10 年的建屋量等,同時亦公布了居於劏房的人數。

梁振英政府為基層劏房居民提供的協助可謂寥寥可數。(資料圖片)

援助缺乏,但為劏房居民帶來的威脅卻不少。2013 年《長遠房屋策略》諮詢文件公布時曾表示或會規管劏房,隨即為劏房居民引來加租及迫遷潮。去年年中因數宗工廈大火促使屋宇署向違規工廈業主發警告信。再一次令工廈劏房居民需要另覓居所。

然而,5 年下來劏房居民人數不斷上升,在 2015 年 12 月政府公布已達 87,600 戶 199,900 人,此數目未計算居於工廈、寮屋及丁屋等居民。租金亦年年攀升,據全港關注劏房平台的劏房指數顯示 2015 年至 2016 年已上升了 13.4%,而同期「私人住宅甲類租金指數」只是 7.4%。

劏房居民的困境未能在梁振英政府的執政期間得到明顯改善之餘更每況愈下。聯合國經濟及社會理事會於 2014 年 6 月已提出關注香港提供適足住屋的資源投入不足,以致有較高比例的人口生活在不適切住房內。

現時下任特首選舉正式開始,有 4 位熱門候選人將競逐此寶座。唯望各候選人也能了解及明白劏房居民正處於水深火熱中,大家急切需要政府制定長中短期方案去解決現時住屋的困境。民間亦曾建議不少的長中短期方案,如不同類型的過渡性房屋、多方向及多層次的租務穩定或規管機制、善用房協及市建局的資源及角色等。下任特首應提出更確切的中短期政策措施,協助現時十數萬戶劏房居民,免他們因為政府房屋政策的失誤而被迫居於劏房中。

(本文為投稿,稿件可電郵至iwanttovoice@hk01.com;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