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選舉新聞回顧:神級公關還是傳媒失職?(下)

撰文:梁啟智
出版:更新:

前文提及選舉新聞的邏輯有時和電視劇沒有什麼分別,基本上都是要製造話題讓觀眾追看,所以即時的選戰消息的篇幅永遠會比政綱分析來得多。

【上回講到:香港傳媒面對的「Pageview大戰」】

按羅永聰自己的總結,他認為曾俊華團隊的競選工程有三大特色:主動、面向大眾,和專業。(曾俊華競選FB專頁截圖)

傳媒在今屆特首選舉多談了「公關戰」的影響,目的也是要把觀眾「帶進現場」,就好像是去窺看演唱會的後台一樣。問題是傳媒在一場選舉當中,理應擔當起監察者的角色,但傳媒往往不止對「神級公關」背後的結構背景欠缺分析,甚至毫不介意被對方據為所用,完全掉失了「無冕皇」的地位。

以曾俊華團隊的競選工程為例,就不斷被傳媒吹捧為成功典範,競選辦智囊羅永聰也表明他們的目標是要為如何打選戰立下標準。按羅永聰自己的總結,他認為曾俊華團隊的競選工程有三大特色:主動、面向大眾,和專業。我一方面同意這個總結,同時認為這三點在香港均是難以複製的,傳媒吹捧時應同時指出其限制。

先說主動,羅永聰提到他們的選戰是很有計劃的,甚麼時候出甚麼牌都經過細心計算。這本來不是什麼大道理,歐美各國的專業選戰向來都是這樣打的,羅永聰所描述的做法,行內稱之為 weekly news grid 或者 message calendar ,目的就是要讓自己的候選人(而不是對手或傳媒)主導選戰的議題。畢竟,選戰的勝敗並非由誰能提供最佳的答案決定,而是由誰能決定公眾關注什麼問題來決定。

但這件事只可能在曾俊華的身上發生,而這點和曾俊華本身的關係不大。首先,香港只有特首選舉才能得到全城關注,換了是立法會選舉,每個候選人要同時面對另外二十多個候選人,自然不可能有任何一個候選人可以主導選戰的議題,無論其競選工程如何高明。當然,即使在極為有限的空間,也曾有候選人成功利用或繞過主流媒體的結構限制來宣傳自己,劉小麗和朱凱廸的選戰就是很好的案例。到了區議會,雖然是候選人一對一,但全港有數百個選區,香港又欠缺社區媒體,區議會候選人就算想借用曾俊華的那一套也無路可走。回到這屆的特首選舉,曾俊華團隊可以完全壟斷選戰期間的議題設定權,從另一面看其實是他的對手沒有很努力奪回議題設定權,畢竟他的對手太明白這是一場小圈子選舉,沒有必要在曾俊華有優勢的地方和他硬碰硬。

畢竟他的對手太明白這是一場小圈子選舉,沒有必要在曾俊華有優勢的地方和他硬碰硬。(資料圖片)

第二點是面向大眾。羅永聰引用曾俊華自己的說法,稱任何社會都是一個常態分佈(Normal Distribution),選戰自然是要爭取中間的那批人。我們也看到曾俊華的選舉工程是講求讓大多數的香港人都感到舒服,相對於過往香港的其他選戰確實有讓人耳目一新之感。不過既然要比較,也就不得不提立法會選舉是行以比例代表制為名,多議席單票制為實的選舉方式。在新界東或新界西,只要 7% 的選票就保證當選了,尋求那個常態分佈的中間大多數就變得不必要。反過來說,如果特首是真普選,也不見得曾俊華的選戰策略會一模一樣。香港人的政治立場並非真的那麼跟隨常態分佈,不少民意調查會要求受訪者在「完全贊成」和「完全反對」之間打分數,結果往往是打零分和打十分的比打五分的要多,可見香港社會其實相當之兩極分化。在一場真普選當中,曾俊華就要面對追求游離票和穩住基本盤之間的選擇,而對手也會用各種方法迫曾俊華歸邊,他就不能純粹打一場讓大多數人感覺良好的選戰。

最後一點,就是競選團隊的專業化。我認同曾俊華的競選工程十分專業,甚至可以說是教科書樣板。但如果我們把這點推得太高,就會忽視了這場選戰的特殊性。還好羅永聰自己也承認這個專業團隊是要付鈔買回來的,不應老是說「用錢買不到」。特首的選舉經費上限是一千五百萬,立法會的選舉經費上限最高也只有三百萬,而且特首選舉只有曾俊華一個人做眾籌,立法會選舉每個民主派候選人都要籌款,曾俊華的財政壓力相對於任何一位立法會候選人都要低,他當然有條件追求專業化的競選工程,不用限米煮限飯。與此同時,正如前文所說,立法會的選舉邏輯是要討好小眾而不是大眾,再專業化的競選工程也未必有用武之地。曾俊華的專業競選工程,是一個不能也未必要複製的經驗。

最後,所謂專業化的競選工程,信息和形象只是其中一環。如果這是一場真普選的話,如何在基層組織耳語宣傳或抹黑戰,以及如何動員支持者到了選舉日真的出來投票等各種催票技巧,同樣需要專業化的組織支持,而今次曾俊華的團隊卻不用接受這些考驗。在這方面目前在香港最「專業」的團隊,其實是建制派的競選機器。而由於他們的機器已運作熟練,也沒有變得更「專業」的誘因。

還好羅永聰自己也承認這個專業團隊是要付鈔買回來的,不應老是說「用錢買不到」(曾俊華競選FB專頁圖片)

總而言之,今次選舉中曾俊華的「神級公關」,是在一個很特殊和吊詭的環境下做成的:他的吸引力在於他把一場小圈子選舉當作是真普選那樣打,但其成功卻建基於這不是一場真普選。假如這是一場真普選的話,那些「神級公關」的手段未必足以讓曾俊華穩勝,而我相信他的團隊也不會用同一套的方法來打。換句話說,曾俊華的選戰像一場夢,並不止於它裝得有多像一場真普選,也在於它實際上不是一場真普選,所以才有空間去做這些偽裝。

我理解傳媒關注選戰策略背後的收視邏輯,但選舉新聞始終是新聞,報道選舉工程專業化的同時,別忘記新聞工作本身也是一門專業。以專業新聞工作者的角度,去分析選舉工程的專業化,才是負責任傳媒應做的事。

(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