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志偉倡特赦.博評】特赦大和解?政治問題需政治解決

撰文:張景宜
出版:更新:

五年來,連綿不斷的政治鬥爭,佔領中環運動、旺角騷亂、黃藍陣營長期對立、「愛」字頭組織與本土激進組織紛紛湧現,結果是香港人共同承擔惡果,社會也遍體鱗傷。
《明報》今天頭版報道民主黨胡志偉提出的特赦大和解論,線上網民和線下的政客紛紛出來解讀,抽水和互相攻擊,說到底,似乎忽略了佔領運動從來是一件政治事件,並非單純講法律,講原則就說得清,解得通。

民主黨胡志偉提出的特赦大和解論,線上網民和線下的政客紛紛出來解讀,抽水和互相攻擊,說到底,似乎忽略了佔領運動從來是一件政治事件,並非單純講法律,講原則就說得清,解得通。(資料圖片)

蘋果日報李平去年的文章《太陽花與傘運 香港輸台灣九條街》提到,蔡英文上台後,宣佈撤回對太陽花學運相關人等的控告。「當年學運的訴求後來已成為社會共識,立法院也針對兩岸協議監督條例立法,凸顯學運的正當性與社會貢獻。因此,太陽花學運是政治事件,而非法律事件,應在『多一點和諧、少一點衝突的原則下』盡量從寬處理。」

此時此刻,要為社會撕裂劃上休止符,不但各大政黨和派別需要放下政治成見,集思廣益,調和社會各派別,覓出一條新出路,而是要切實提出可行的和解方向、策略和目標。胡志偉的特赦大和解論,一石激起千層浪,勿論你贊成與否,這個建議確為修補社會撕裂踏出第一步,期望中央決策官員、中聯辦和候任特首林鄭月娥,能夠理性思考,探索其建議可能性,讓政治問題回歸政治,避免未來五年社會變成「撕裂2.0」,導致更多的年輕人,以至整個社會再次捲入萬劫不復的政治漩渦中。

佔領運動牽頭人勇於承擔政治責任,既是必須,也符合運動原意,但無數其他的參與者、學生和普通民眾是否一定要受牽連,還是當權者執意利用司法制度,對異見者加以威嚇,以達致威權管治之效。特赦大和解,其實眾所周知,應該是執政者主動提出,修補裂痕,但是港獨,政治矛盾的始作俑者又何以會與敵人妥協。另一邊廂,個別建制中人以為把一些破壞社會秩序的人送進牢獄,就能消滅反對陣形的聲音,可謂異常天開。

筆者嘗試援引一些外國案例,抒發一得之見,讓讀者們能夠從不同角度思考「特赦大和解」論,除了泛泛而談。

曼德拉(右三)破天荒成立由德高望種的圖圖主教(右四)領導的「真相與和解委員會」,旨在弄清過去事實真相的基礎上促進全國團結與民族和解。(視覺中國)

南非「真相與和解委員會」啟示

上世紀初,南非黑人長期受到白人政府的種族隔離政策迫害,政府在1950年起更逐步實施嚴厲的法例,如《人口登記法》、《隔離設施法》等,令南非黑人受盡凌辱,流離失所,甚至受到長期的牢獄之災。

直到上世紀末白人政府才取消種族隔離政策,並容讓南非黑人掌權。曼德拉政府上場後,面臨最大的挑戰是如何治愈積累已久的種族創傷。若以嚴刑峻法懲罰以往施暴者,只會令仇恨漫延,再次挑起國家種族矛盾。

於是,曼德拉破天荒成立由德高望種的圖圖主教領導的「真相與和解委員會」。委員會旨在弄清過去事實真相的基礎上促進全國團結與民族和解。然而,若施暴者要被特赦,也需符合一定的條件,如施暴者必須向真相與和解委員會提出申請,完整揭露所作的行為。這些罪行必須出於政治動機,並非出於挾怨報復等個人理由。

今天香港的狀況未必與南非的全然相同,當然也不能直接採納南非的和解方案,但是當中值得學習的是曼德拉政府當時採用創新思維,以寬恕的心去修補社會撕裂。近日言論惹火的台北市市長柯文哲對太陽花學運學生被判無罪時亦曾經指出 :「政治問題政治解決,沒有辦法用法律解決。如果做歷史評論,這是一個不正常時代的不正常做法。」高瞻遠矚的從政者不但要有這樣的視野,也要明白法律不是解決政治問題唯一的靈丹妙藥。

美國前總統尼克遜(右)因「水門事件」辭職下台,福特(左)接任總統後無條件特赦尼克遜。(視覺中國)

特赦的勇氣——福特特赦尼克遜

1974年,美國前總統尼克遜因「水門事件」辭職下台,福特接任總統後,作出了一個讓全美國人驚訝的決定——無條件特赦尼克遜。這個決定不但讓外界質疑他與尼克遜有不可告人的政治交易,也令白官發言人Jerald terHorst憤然辭職。最終間接導致他在1976年的總統大選敗於對手卡特,賠上總統寶座。

作為一個從政者,福特應該不是傻豬來的,大概也深知他的決定會令民望受挫,更會付上沉重的政治代價。但是,福特的決定是基於國家的整體利益,希望社會盡快和解。他認為法律審判尼克遜只會造成沒完沒了的社會對立,作為國家領導人應挺身以出,帶領美國走出困局。

福特的決定需要勇氣,亦是以政治手法解決政治問題的經典例子。有人說特赦權是破壞法治,但我們需要明白特赦並沒有推翻法院的判罪,而是承認犯罪者有罪,卻因為其他理由而被赦免判刑。同時,國家和地方行政領導人是依法法律賦與的特赦權,並沒有損害法治精神。

回到香港,下任特首是否應該因應佔領運動的獨特性,特赦籌劃佔領運動的主辦人,參與的政黨人士、市民及七警、朱經緯等,以收大和解之效,實在值得社會各界人士深思及認真討論。

未來實現大和解,需要更高的政治智慧

網民的討論熱熾,但千萬不要讓泛民中人良好的出發點被錯誤的策略所掩蓋。必需認清,大和解的目標是避免未來五年,香港社會再因為一眾政治投機和尋租者,透過擴大下一次違法行動或誘發港獨本土思潮獲取利益,導致更多的年輕人和政黨人士受牽連。

政治問題還需政治解決,下屆政府和各個黨派都需要更高的智慧和更靈活的手段去處理。未來幾個月,是考驗各派的調和能力和能否達到一致共識。提出這個建議的出發點是好,但畢竟還需要等到7月1號,才有一點轉變的可能性。

(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