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泰航空.博評】華人CEO被借人頭一用

撰文:麥嘉隆
出版:更新:

聯合航空「重新安排」(re-accommodate) 乘客,浴血機艙;相隔兩日,國泰航空發出一份新聞稿,「重新安排」(re-designate)其華人CEO朱國樑的職務,調任太古(中國)主席,傳媒普遍指是明升暗降。
筆者翻看國泰年報資料,發現一些獨持現象。

國泰行政總裁(CEO)朱國樑被調任為英國太古(中國)有限公司主席,並調任國泰非常務董事。(資料圖片)

國泰成立71年,由華人擔當CEO 的時間總共不足6年 (陳南祿: 2005年1月- 2007年6月; 朱國樑: 2014年3月- 2017年4月),而且兩人任職 CEO期間有多大實權,能否駕馭眾多外籍下屬,屬大疑問。以朱國樑為例,他的上司John Slosar是上任 CEO,而下屬中竟有兩人的總薪酬福利比他更高 (外國人即使早已長居香港,仍享優厚房屋津貼和退休福利):

朱國樑: HK$10,507,000
Rupert Hogg: HK$12,014,000
Martin Murry: HK$10,732,000
另有六人 HK$5,000,000以上 (Chris Gibbs, James Ginns, Simon Large, Joe Locandro, Tom Owen, Anna Thompson)

這幾年國泰屢屢傳出不利的消息,公司不斷調低經濟艙乘客的服務質素,被客户嚴厲批評,但上述事件叫人討厭卻並非致命,公司最根本的挑戰是賺大錢的商務和頭等客減、貨運收益降和廉航加入競爭,這些趨勢早在七、八年前已出現,Slosar和前管理層一直沒有應變策略,只懂削減成本和游說政府阻礙新廉航在香港註冊,望天打卦等經濟好轉;到華人朱國樑升職,上有勢力仍在的Slosar,下有人工遠比自己高的所謂下屬,夾在幾位「有勢力」的外國人中間,幾乎可肯定是弱勢少數族裔CEO,時機一到就由Hogg 上位,朱先生人頭被借一用的痕跡躍然紙上。

八、九十年代,進入老牌英資公司當 MT  (management trainee, 管理見習生) 是不少大學畢業生的理想,朱國樑和不少國泰高層均以此途徑晉升。無可否認,國泰的管理和人材培訓制度相當有系統,不過公司過去的成功,其中關鍵原因是在香港擁有特殊航權地位,加上70年代後香港和中國先後經濟持續發展,令有穩健管理的國泰大大得益。但在競爭加劇和急促轉型的21世紀航空業,筆者懷疑這種類似政府 AO 訓練行政通才的系統是否能適應。正如有36年官場經驗的林鄭月娥在特首選舉期間的「論盡」表現,反映不少昔日精英只能在特定條件下發揮所長,離開其熟悉的環境面對新形勢,才是 AO/MT 能力的真正試場。

國泰花了71年也未能培養本地人為骨幹的管理團隊。(資料圖片)

這場比試,國泰落後了。對比規模相差不遠的星加坡航空,星航這兩年收入也輕微減少,但跌幅比國泰少,而且一直保持盈利之餘,還有能力投資大型新項目,包括已發展出兩家廉航 (Tigerair 和Scoot),三年前進軍印度成立合資的 Vistara航空,去年又與空中巴士合作成立規模亞洲稱冠的飛機師訓練中心,凡此種種均反映其管理層的視野和長遠策略。作為香港人,筆者主觀希望代表香港的航空公司可以重振聲威,可惜客觀分析卻看不到其新CEO在削減成本外還有甚麽作為;這家立足香港的公司,花了71年也未能培養本地人為骨幹的管理團隊,要改革恐怕遙遙無期。

(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