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政策.博評】要「上車」有望,只增加供應量非對症下藥

撰文:張景宜
出版:更新:

現屆政府一直將房屋定性為「重中之重」的施政方向和工作重點,過去幾年透過各種方法覓地起屋,又屢屢推出「辣招」和稅務安排,試圖抑制房屋價格和炒風。但種種措施非但未能有效調控私人市場價格,而且嚴重扭曲了二手市場的供求,居屋和少量可供買賣的公屋呎價也紛紛突破新高。
面對中資決心進軍香港房屋市場,假如下屆政府不及早改革房屋政策,樓市將進一步走向兩極的方向,香港年輕人因為上不到車的怨氣將繼續在各個層面轉化成對政府和社會的不滿。

居屋和少量可供買賣的公屋呎價近年紛紛突破新高。(資料圖片)

提供免息貸款 審視賣地政策

發展局和運房局最新的資料顯示,未來3至4年的建屋量將會有穩定增長,未來五年公營房屋及私人市場單位供應均超越九萬個。但是只是增加供應,一般收入兩三萬元的年輕人,面對過萬元呎價,根本到三十歲都儲不到首期。政府應該重新推出首次置業貸款,更進取的是對特定低收入的年輕人提供年期長些的貸款,讓他們有能力購入二手的居屋,偏遠地區的私樓等。

社會以往形成一條穩定的房屋階梯,政府提供公屋予有需要人士,而當公屋住戶有能力時將購買居屋,然後購買私人樓宇,騰出舊有的單位給有需要的人。可是,在樓價高企的情況下,往日行之有效的房屋階梯崩潰,越來越多年輕人根本沒法負擔現行的樓價,失去「上車」希望,也只好待在公屋內。他們不遷出,又令到一些有需要的人繼續等候。

不少上岸的長輩總覺得年輕人諸事不滿,但是年輕人最不滿的不少中資炒貴了地皮,讓房產成為內地企業融資和玩弄財技的工具。當市建局煥然壹居的貨尾單位也水漲船高,賣到$16,000一呎,絕望的不單是年輕人,更是整個香港社會的悲哀。

下屆政府應認真檢視賣地政策,以及與不同的發展商研究可供改變用途的土地儲備,在個別地段和項目,既發展私樓,也要建築混合型房屋,確保在用地內有最少兩成是資助房屋項目。

這樣一改近五年的土地政策,居屋公屋化,公屋縮小規模和減量的錯誤方向。

新加坡可以,為什麼香港不行?新加坡建國總理李光耀曾說:

「如果人人擁有自己的房產,就會覺得自己是國家的主人,產生自豪感及向心力,自然會努力工作、建立家庭、養育子女,為國家民族的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
新加坡市區約600呎的資助房屋只售百多萬港元。(視覺中國)

據早前端傳媒的報道,在獅城,位於市區約600呎的資助房屋只售百多萬港元;在香港,面積少一半的居屋單位售大約250萬港元。新加坡的購買居屋個人入息上限更是每月超過60,000港元,是香港每月26,000港元的兩倍有多。

調高入息上限,確是有助更多年輕人上車。在香港,試問一個月收入$26,000的年輕人如何節衣縮食,才能儲到首期呢?讀者不妨利用銀行線上按揭計算機自行算算。

新加坡有稅務優惠給國民,也可以用公積金供款。面對嚴峻的房屋問題,香港政府雖然未必需要完全跟隨新加坡政策,早前曾俊華提到希望有六成市民能住在資助房屋中,這無礙是希望朝著新加坡的國策前行,即使林鄭月娥和相關政策局不採納,但最少也要考慮放寬入息上限及六折的定價政策,讓更多年青人「上車」有望,重建房屋階梯。

不然,當市場價格不斷上升時,連居屋的價錢都可能是天價,最終能夠「上車」的年青人也可能是靠父母。

不少評論員,包括現屆政府不少高層只針對供應量,但關鍵並不只是資助房屋和私樓的供應,反而是政府能否提供靈活的貸款政策給年輕人先上車,分擔銀行需要承擔按揭的風險,以及全面檢討房屋政策,積極尋找本地發展商聯手增加供應。

林鄭月娥七月正式上任後,期待能重拾當年發展局局長的拼勁,創意和靈活的手段,而下屆發展局局長人選,相信不一定要在日本,內地或英美等地找,畢竟香港最厲害的產業就是地產,相信她一定能找到業內和市民尊重的人選。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