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28.博評】平反「六四」的兩個變量

撰文:何亦文
出版:更新:

在中共繼續執政的背景下,「六四」有沒有平反的可能?
北京將「六四」事件稱為「1989年政治風波」,「是一場有計劃的陰謀,是一次動亂」。那麼,當局在什麼情況下會改變這個定論?

在中共繼續執政的背景下,「六四」有沒有平反的可能?(資料圖片)

研究政治學的青年才俊T君(因其身在內地,不便透露其真實姓名)從系統論角度分析認為,如果以中共繼續執政為前提,那麼就要看當時的社會要求,是否形成足夠的壓力並傳達到決策層。壓力之下,當政者面臨壓制、冷處理、順應要求等選擇。他們當中大致分為支持、反對、旁觀等不同立場。決策者的不同態度又和他們各自的政治理念、權力鬥爭中的位置有著直接關係。

人們通常將中產階級視為最可能推動社會變革的力量,不過在中國的事實是,國企和政府機構人士在中產階級中佔相當比例,他們雖然從1982年的100%逐漸下降到2011年的67.1%,但之後又重返70%。私營企業家雖然在體制外,但是他們和政府有著千絲萬縷、密不可分的利益聯繫。有觀點認為,由於處在改革受益者的位置,中國的中產階級比較保守,既使在大學、研究院供職的知識分子雖然常常利用社交媒體向當局表示置疑和不敬,但是在具體事件的參與和選擇上,往往迴避政治訴求,更多地關注非政治性與切身利益相關的事件,如2016年的「雷洋案」。

早在2002年中共便使用中等收入群體的概念,此舉可以視為當局不願見到一個在政治上與之對立的社會集團出現。官方理論家稱,到2020年中國中等收入群體的人數將為6億人,接近全國人口的一半。

身居海外的華人學者邱鴻安認為,「如果將『六四』作為中國人追求民主的象徵,從中國中產階級現在對政治無感,我們可以斷定,要中國政府平反『六四』,那是遙遙無期之事。」

反觀當政者,從鄧小平到江澤民、胡錦濤,一個明顯的變化是革命意識弱化。習近平重提傳統,和他的家庭背景、掌控14億人口的國家、8千萬中共黨員的有效手段有著直接關係。他的繼任者能否繼續有效使用是個問號。

如無意外,中共第六代將在5年後的中共20大接掌權力,那時「中國夢」的第一個階段——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已經實現,它造成了約佔社會五成的中等收入群體和超過六成的城鎮人口;並將在2049年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為「中國夢」的第二個階段。顯而易見,用這項新目標安撫民眾的難度遠高於之前以「發展」為核心的「小康社會」。

那時中國的「中等財產階級」(中等收入群體)能否變為一個有著明確政治訴求的中產階級?新的領導人是否用選擇更為實用的政策工具,都是官方重新定義28年前那個政治事件的變量。

(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