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評】大學生放暑假:你的暑假如何,你的人生也如何

撰文:黃偉豪
出版:更新:

暑期活動,可以是人生態度的縮影,更能夠預測前程和將來。

今時今日,在研究壓力下,一個典型大學教授的暑假是:照開工。由於教授無假放,或放假照開工,在妒忌又羨慕下,更留意學生如何安排自己的暑假,慢慢感受到「你的暑假如何,你的人生也如何」的一點道理。

集合多年來的觀察,大學生安排暑假的態度,大概有三大常見類型。這三類型所反映的,也是他們如何看待,大學教育在人生中的位置和角色。

第一類,是「現實功利」型。

顧名思義,這類型的大學生,是較為功利主義和職業導向,目標為本。他們的暑假,甚至整個大學生涯,也以「揾工」為主,不斷找part-time或internship,務求執靚份cv,盡量增強市場競爭力,為自己能在畢業時,能找到一份超級「筍工」而鋪路。

他們不斷為不同階段的功利目標而奮鬥,筍工的下一站,是買樓,結婚,和生仔。諷刺的是,他們因為太過熟悉整套遊戲規則,經常視自己為人生大贏家,反而到頭來成了制度下的奴隸,一生被名利所困。

「現實功利」會努力為畢業找到超級「筍工」而鋪路。(視覺中國)

第二類,是「吃喝玩樂」型。

是「實際功利」的另一個極端。當「實際功利」一心想盡快畢業,盡快「揾工」,「吃喝玩樂」卻想盡量保留自己大學生的身份,永遠享受校園內無憂無慮的生活。他們平日悠哉游哉,暑假的安排,也是以享樂為主,特別是去旅行。所以,即使他們的暑假也有返工或補習,很多時終極的目標,也是為儲夠錢去旅行。

去旅行不是罪,人生得意需盡歡也是常情。但我的感覺是,他們很多時也用旅行和各種活動作為一種逃避,既可逃離現實,又可暫時逃出香港,一個他們不想見到的現實。起初,他們可能是因為公開考試壓力太大,入到大學想「鬆一鬆」,但久而久之,卻變成越來越安逸,越不想下山畢業面對現實,甚至因而選擇讀Year 5或研究院。

第三類,是「海闊天空」型。

其實是三類個案中最罕見,已買少見少。所謂「退一步便海闊天空」,這類型的同學多數會選擇,在暑假中爭取一份有意義的寳貴人生經驗,例如去落後地區或發展中國家做義工,為低下階層或問題兒童輔導和補習,或在圖書館「閉關」,跳出自己學科的狹窄領域,鑽研博大精心的知識,甚至做一些soul searching,認識更多自己,暑假後脱胎換骨。

「海闊天空」型會去落後地區做義工,為低下階層兒童輔導和補習。(視覺中國)

驟眼看,你可能認為它是「現實功利」的進階版。從我的觀察所得,若「海闊天空」最終願意專注事業,確有後發先至,龜兔賽跑的結果。「現實功利」可以很快找到第一份工,但「海闊天空」卻能最終升得更高,滿足感更大。正如英文所說的Have to take a step back in order to leap forward。有時,在學習上退一步,不着眼於面前利益,不追求即時回報,反而可以使基礎更穩固,方能成大任。

可是,單從成就與前途來比較兩者,是一種膚淺和狹窄的理解,因為兩者的取向基本上完全不同。當「現實功利」是為了「揾工」而讀大學,把大學視為職業訓練及介紹所,教授有如用完即棄的職場教練,「海闊天空」卻是為了準備「人生」而讀大學,也希望創造知識和改變世界,視大學為追夢和圓夢的夢工場。

只可以說,很多人已忘記了大學的意義,不知道怎樣才是讀大學。雖然我不是經常同意香港首富李嘉誠的論點,但在一個問題上,卻無異議。他說愚人只知道「去做」(to do),智者有願力,把「去做」(to do)變做「成為」(to be)。在大學裏,無論是只顧玩樂或搵工的人,也是太多to do,沒有to be,連暑假也不去「海闊天空」一翻,只有一張密麻麻的to do list。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