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住「環保建築」 真係有咁艱難嗎?

撰文:建築平台
出版:更新:

全球暖化、氣候轉變、水位上升,全球急急腳制定減碳排放目標。
香港九成耗電及超過六成碳排放源自建築物。有沒有想過盡地球村公民責任減排,買樓要買「環保樓」呢?

香港首座零碳建築,位於九龍灣的「零碳天地」。(圖片來源:RLPhongkong)

文:兩度@建築平台

「哦!我住飛鵝山,水位升唔到我住嗰度,唔關我事。再講,乜嘢係環保樓?」

乜嘢係環保建築?有人話:

「即係喺天台裝大陽能板、風車,用再生能源發電囉。但我住14樓冇天台,冇得搞喎。」
「搞綠化、種多啲樹。天台種幾棵大樹或鋪綠化草皮,外墻裝綠化墻、掛花盆。不過管理費好貴,颱風時啲樹可能會塌、植物又好易死,最慘就係多蚊。」
「公司冷氣凍到要着棉衲,出面秋高氣爽但又唔可以熄冷氣開窗,點樣環保?」
「個智能家居裝置太複雜,我阿媽唔識用,最後拆咗。仲有隻智能窗又大又重,莫講洗窗難,平時閂窗要出盡九牛二虎之力,都係唔開多。」
「洗手間改裝慳水龍頭同馬桶。不過沖得唔乾淨,吓吓㩒兩次先得,好似仲嘥水。」
「冇錢、冇時間,下次先考慮環保。」

一萬個不環保的理由 不如一種環保生活態度

世上根本沒有環保建築,只有建築配合環保生活。建築源於生活,儘管建築附上最先進的環保技術或裝置,難明難用也只會淪為藝術品,或為建築看起來「環保些」而存在的裝飾品。相反,建築應該忠於基本法則──因地制宜、物盡其用、以人為本。所以,最好的環保建築,是不知不覺地改變你的生活習慣,達致節約能源、減少碳排放,使你健康、愉快,與大自然共融。

環保建築基本元素: 風、光、景、綠。(圖片由作者提供)

簡單來說,以節能家居為例,如何令人全年少於三分一時間開冷氣,但仍然保持舒適居住環境?重點在於設有足夠可開啓的窗户,而窗户的大小及位置有助對流通風效果;採用隔熱不隔光玻璃;外牆配上合適擋陽裝置,阻隔猛烈陽光直射入屋之餘,下雨天亦可擋雨以便開窗通風;裝置吊扇最有效於過渡性季節減少開冷氣需要;最後當然要選用高效能冷氣系统。

物盡其用方面,需要大家改變觀念,反樸歸真、用得其所。例如,每天花不到兩三分鐘經過或逗留的地下大堂,真的有需要豪華雲石裝飾,還有價值不菲的水晶吊燈及羅馬柱嗎?其實多層次種植綠化,引入陽光、自然風也是一個選擇。

美國綠色建築評估認證。(相片由作者提供)

唔一定要大仁大義,「環保樓」最基本是可以令你少交電費、水費、醫療費。當然,你還要選擇環保生活態度。若你鍾情「開大冷氣打邊爐」或者「蓋住綿被嘆冷氣」,就算冷氣機是一級能源標籤、建築設計達到鉑金級綠建環評,建築環保與否還有意義嗎?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