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稿】即時通訊App拉近人與人距離,還是破壞人際關係?

撰文:投稿
出版:更新:

文:Sam Law

今時今日使用即時短訊(instant messaging)功能來聯絡朋友確實非常容易。

這是一個非常高效率和方便的功能,還可以用來認識新朋友。今天使用即時短訊已是一個social status,沒有人能夠承受一天沒有WhatsApp、Facebook 或 WeChat。而大企業為了便利這種社交模式,即時短訊已內置在大部分的 App裏。這功能絕對無處不在,即使在工作場所內。

今天人與人之間溝通,建立關係的方式己改變。我覺得這是文化的趨勢,而隨着即時短訊的使用愈來愈多,不免會有一些危機和代價。

這代價不是政府會監控你輸入的所有訊息。不是令你沉迷而讓你一整天的時間都浪費。也不是數據分析師分析你的瀏覽習慣 (即是大數據),再用植入廣告淹沒你的世界。

我想說的代價是因為溝通模式改變而引致的誤會,嚴重的更破壞關係。

1. 假設訊息的真實意思

我對此感受非常強烈,因為在我身邊的社交圈子發生過很多次。讓我來分享最近知道的兩件事:

 

事件1:

Peter是一位私人健身教練,他最近開始與一名潛在客戶進行短訊交談,是referral 所以成功率很高。他們同意先進行一次電話交談來討論課程的需求和怎樣提高課程的效率。

「今天下午五點你方便電話交談嗎?」

「當然可以,今天五點說。」

下午五點沒人打電話。第二天:

「看來昨天大家都太忙碌,今天下午五點再試一次可以嗎?」

「當然可以,今天五點說。」

下午五點沒人打電話。第三天:

「我昨天和前一天都在等你的電話,看來你並不是很熱衷讓我作為你的客戶,我決定找另一位教練。無論如何感謝你的時間。」

就這樣,他失去了這個潛在客戶,原來每天他們都假設對方會打電話給對方。

 

事件2:

Mary 喜歡在她短訊中使用很多表情符號 (emoji)。她最近和男朋友分手,所以在Facebook寫了傷心的帖子。朋友看到這個情況便發短訊問候她。

「發生了什麼?」她打了十個哭泣的臉。

「不要不開心,很快就get over」她用10個強壯表情回應。

「你需要找人交談的話,我在這裏。」 她回答了10個笑臉。

因為 emoji 沒有真正「內容」也不是一個對話開始者,這樣的回應朋友都假設她正在忙着和其他人交談/發短訊,因此決定由她繼續。

兩天後,她的情緒變得更糟,因為她沒有真正與任何人交談。她抱怨說朋友沒有關心她,並因為心情不好而責罵她的朋友。

就這樣她失去了些好朋友,因為朋友都假設她正忙於和其他人交談。

 

兩個情況的起因都是因為誤解訊息的真實意思。誰都沒有錯,只是大家對短訊的翻譯不同。

大家有沒有試過因爲誤解訊息的含義而產生不必要的誤會?

2. 「我感覺很社交」

當你的手機上有很多短訊,感覺上很受歡迎。很多人喜歡「被需要」的這種感覺,我也喜歡,令我感到生存有個意義。

所以在一次朋友聚會,John決定用大部分時間用手機與朋友發短訊交談。

「對不起,我有一大堆白天錯過的短訊,現在需要追上那些進度,你們繼續吃東西和聊天。」當沒有發短訊時,短訊繼續到達電話所以手機不停振動,屏幕也不斷閃爍。

他也算是一位受歡迎的人。

可惜的是,他不能停止將注意力離開電話,令坐在身邊的真實世界朋友好像陌生人一樣。最終坐在旁邊的一位朋友終於發火:

「喂,如果你要繼續發短訊,坐在另一張桌子上可以嗎?我想跟坐在你旁邊的人聊天,你在途中用電話發短訊,與身邊的人以外的其他人交談一種非常反社會行為。」

他很快便會失去一些朋友。

3. 用短訊作為首選的聯繫方式

這是一個相當有趣的變化。不知道你有否經歷過同樣的事情,或者你是否同意。

Eric在銀行財務部工作,他外聘了一些顧問來幫忙落實一個複雜的項目。最初把他們的電腦接駁上正確的系統並不容易,過了整整兩個星期終於達到一刻Eric能夠為這些顧問定下一些工作、任務和目標,進度已算是很快。

開會他提到,在那些緊急的事情上,盡快聯繫有關人員,以便得到答案。

這些習慣性使用短訊作為聯繫方式首選的年輕顧問,便開始向這些利益相關者寫出長長的電子郵件作為短訊,介紹他們是誰,他們做什麼以及想要什麼。

由於郵件太長,英文寫得不好,收件人不能完全理解那些需求。再加上這些人由公司內部的 「陌生人」 發送過來的,不理會是理所當然,而那些顧問也沒有跟進。

兩天後,Eric 把大家聚在一起,發現幾乎沒有任何進展,因為大家還在等待那些利益相關者的回應。

他對這些進度大為失望,對他們說:「你只需要拿起電話,介紹自己,對他們解釋你的要求,在5分鐘內便會得到答案。」

很多時候,不需要太多短訊電郵,拿起電話5分鐘已經找到答案了。

即時通訊為我們建立許多好處和方便,絕對應該繼續使用,只要注意它如何改變你的行為就好了。

(本文為投稿,稿件可電郵至iwanttovoice@hk01.com;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