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夜宴】一同感恩離場:與動真情做研究和辦教育的好朋友們

撰文:馬傑偉
出版:更新:
今晚退休夜宴,我很感謝吳俊雄及歐陽校長,在我思考提早退休的過程中,雖沒什麼認真的討論,但大家互通信息,知道彼此的退休安排,對我是精神上很貼心的支持。
馬傑偉
與筆者一樣決定提早退休的吳俊雄(左一,藍衣)及歐陽校長(右二,粉紅衣)。

吳俊雄是我在學術界的好拍檔,而歐陽崇勳校長則是同事朱順慈的丈夫,不時吃飯聚會旅行。我、吳俊雄、校長,不約而同提早退休。

我與另外兩位朋友組織了一個「三傻廚房」,一邊學煮各種自創菜式,一邊交朋友分享經驗。今次三傻廚房移師校長家,還請來吳俊雄等 10 個朋友,分享美食,也談一談退休前的心情。

筆者與吳俊雄(右)常有機會合作主持講座,相片攝於約20年前一個由周星馳主講的講座。

對研究充滿關懷 為時代更替勇退

吳俊雄比我早一點進入學術界。我出道遲,從事本土研究,起初不太知道誰是行家。最早認識的就是吳俊雄。他為人隨和,完全沒架子,做學術很認真,做研究竟會動真情。我在學界打滾 20 多年,遇見盡力研究的人不少,但對研究的課題充滿關懷的人並不太多。吳俊雄是少數這樣的學者。

他不慍不火又用心的性格,對我有很大的鼓勵。我初「入行」沒多久,就常有機會跟他合作主持講座,在港大通識教育的不同活動之中,慢慢有了合作的默契。到後來,凡是與他對談,感覺特別輕鬆愉快,事前定一定主題,預備幾個重點,就可以暢談兩小時,面對大小講堂或多或少的聽眾,我們一唱一和,他談幾分鐘,我回應幾分鐘,美好的時光就是這樣過去了。

20 年轉眼過,這幾年我們都談到提早退休,跟他說一兩句,就有種知心的共鳴。我倆都沒有家累,對今天高壓、異化的學術環境,感到格格不入。我們都不是愛發牢騷的人,退下是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追不上潮流的浪湧。記得他以梁款筆名,在《信報》撰寫文化評論多年,擁躉甚眾,他卻突然擱筆,而原因竟是,他要重新整理檢視自己對香港普及文化的認知是否正確。他也笑言,在港大教授普及文化多年,近年不懂韓星與潮語,談的不是當今的文化,而是香港普及文化的歷史。知進退,貴乎自知自重。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時代更替,自有新一代的新力軍。榮幸能為本土研究與教學出幾分力,遙遙長路,到了中轉站,我倆很樂意感恩離場。

二傻製作的花椒蜆蟹煲,令吳俊雄也忍不住「破戒」品嚐。

當晚三傻宴客,我是快將退休的一個,是廚師,也是食客,簡單炆了一味鮑魚蘿蔔魚肚鍋,就安坐桌前,享用美酒佳餚。三傻中的二傻,煮了味道鮮美的龍蝦湯、威靈頓牛排,以及花椒蜆蟹煲。吳俊雄的醫生叫他不要吃海鮮,他今晚破戒,吃得開懷。

他已經沒有教學任務,這大半年是退休前補假。問他:不用上班,習慣不習慣?他肯定說,超開心,輕鬆愉快。閒時繼續整理黃霑遺稿,修改潤飾黃霑書房網站,做瑜伽,聽音樂,參與博物館的研究工作。他笑言,要慢慢適應的,是沒有收入的消費生活。大家齊說,咁咪慳啲使囉!

無名片、無辦公室、無收入 日子怎麼過?

我在2007年認識校長。那年朱順慈由港大通識部主管一職,轉過來中大,任助理教授。因緣際會,認識她的夫婿歐陽校長。他處事開明,沒有我所認識的中學校長那種拘謹古板的性格。他對學生關懷備至,完全沒有架子。最深刻是他在炎炎夏日,帶領我們一眾到台灣,踩了近一個星期的 road bike,我還險些於烈日當空之下中暑休克。

2013年,歐陽校長(右)帶領我們到台灣踩了近一星期的road bike。

校長早幾年已經說要提早退休,今年終於成事,上月才在學校公告學生。他的早退,做足了心理準備。席間還分享了三個錦囊:

一,退休前開始不派名片,要適應自己不再是校長的身分。我就係我,不必用名片來界定自身的價值與身分。這方面,我深有同感,很早已經把名片丟進垃圾筒;
二,要開始新一套的生活流程。沒有辦公室、沒有時間表,是剛退休的朋友最難適應的問題。每周安排不多不少的固定日程,對退休過渡期能否「軟着陸」很有幫助;
三,調整消費模式。每月沒有收入而只有支出的生活,要小心面對,尤其是當朋友還是在職,每月拿取高薪,一起出外消費的考慮,與退休前的習慣與心境很不一樣。這幾方面我下次再詳細與讀者分享。

今晚退休夜宴,我很感謝吳俊雄及歐陽校長,在我思考提早退休的過程中,雖沒什麼認真的討論,但大家互通信息,知道彼此的退休安排,對我是精神上很貼心的支持。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